北京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381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7

1.单选题(共11题)

1.
已知,则的值为(   ).
A.B.C.D.
2.
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是(   )

A. ab B. C. D.
3.
下列根小木棒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A.B.
C.D.
4.
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A.CB=CDB.∠BAC=∠DACC.∠BCA=∠DCAD.∠B=∠D=90°
5.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B.C.D.
6.
如图,在中,内两点,平分,若,则的长度是(    ).
A.B.C.D.
7.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B.C.D.
8.
图(1)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m>n)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是(  )
A.2mnB.(m+n)2C.(m-n)2D.m2-n2
9.
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A.CB=CDB.∠BCA=∠DCA
C.∠BAC=∠DACD.∠B=∠D=90°
10.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8或10B.8C.10D.6或12
11.
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后,仍不能判定的是(   )
A.B.
C.D.

2.填空题(共5题)

12.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的值为__________.
13.
分解因式:a﹣a=  
14.
有意义,则__________.
15.
下面是“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线段
求作:等腰,使边上的高为
作法:如图,
)作线段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于点
)在射线上顺次截取线段,连接
所以即为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请回答:得到是等腰三角形的作图依据是:__________.
16.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度数为100°,则顶角度数为_____.

3.解答题(共9题)

17.
计算:
18.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19.
阅读下列材料: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将多项式变形为的形式,我们把这样的变形方法叫做多项式的配方法.
运用多项式的配方法及平方差公式能对一些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
例如: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用配方法及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
)求证:取任何实数时,多项式的值总为正数.
20.
因式分解:
21.
如图,已知:在中,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
22.
如图,以点为顶点、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
)求点的坐标.
)如图轴负半轴上一个动点,当点沿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以为顶点,为腰作等腰,过轴于点,求的值.
23.
已知:在中,平分于点,点在线段上(点不与点重合),且
)如图,若,且,则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①求证:
②若,且,求的度数.
24.
如图,在中,是腰上的高,交于点
)求证:
)若,求的度数.
25.
如图,点D在△ABC的AB边上,且∠ACD=∠
A.

(1)作△B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判断直线DE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不要求证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