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达标检测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2010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6

1.单选题(共8题)

1.
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2.
为了了解我市6000名学生参加的初中毕业会考数学考试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1)这6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2)每个考生是个体;(3)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是2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4个B.3个C.2个D.l个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6点朝上是必然事件
B.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则甲的射击成绩较稳定
C.“明天降雨的概率为”,表示明天有半天都在降雨
D.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适合用普查的方式
4.
某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了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视力状况,从全市30 000名初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0名进行视力测试,发现其中视力不良的学生有100名,则可估计全市30 000名初三学生中视力不良的有(  )
A.100名B.500名C.6 000名D.15 000名
5.
为了解某校2 000名师生对我市 “三创”工作(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 )
A.2 000名师生对“三创”工作的知晓情况
B.从中抽取的100名师生
C.从中抽取的100名师生对“三创”工作的知晓情况
D.100
6.
从一个果园里随机挑选10棵杏树,称得这些杏树的产量分别为(单位:kg):10,15,8,9,12,14,9,10,12,10,若该果园里杏树有100棵,则大约可产杏(  )
A.1 090 kgB.1 100 kgC.1 280 kgD.1 300 kg
7.
为了了解某校学生早晨就餐的情况,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不同的调查:小华向初一年级的三个班级的全体同学作了调查;小明向初二年级的三个班级的全体同学作了调查;小芳向初三年级的全体同学作了调查;小珍分别向初一(1)班、初二(1)班、初三(1)班的全体同学作了调查.其中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   )
A.小华B.小明C.小芳D.小珍
8.
在选取样本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选样本必须足够大B.所选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C.所选样本可按自己的爱好抽取D.仅仅增加调查人数不一定能提高调查质量

2.选择题(共4题)

9.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杰出的创造者。他们毕生艰守岗位(传承   传达)记忆,zuān研技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享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创造”, 他们是令人敬仰的大国工匠。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追求文学之“新”

宗仁发

    作为一名文学编辑,我的文学观无疑是和文学期刊这一文学载体联系在一起的。可能无须讳言,“喜新厌旧”是我作为文学编辑的职业本能,作家创作时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我们文学编辑在选取作品时也往往“惟新是举”。从进入这个行当起,我就是被办一本好杂志的理想所感召,而对文学之“新”的追求里,正寄托着我对什么是好杂志、什么是好的文学的理解。

    “新”首先意味着原创性,原创性是文学乃至文化的立身之本,因为文学在整个文化生态中处于源头的地位,倘若文学丧失了原创性,对于后续的文化链条的延伸就是灾难性的打击。文学的影视改编之所以一直活跃,正因为这里是原创力迸发的地方,投向文学的饥渴的目光一直都在,是文学在以充沛的题材、新颖的技巧和丰厚的思想力,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其他文艺样式。

    “新”还意味着文学事业代代相传,后继有人,意味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可能性。在文学新人身上蕴藏着革故鼎新的因子,看看有多少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即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就知道了。但是,刊发新人新作对文学期刊和编辑来说,却意味着一种风险和考验。对于一个有知名度的作家的稿件,编辑并不在稿件的水平、质量上负有多大的责任,即便作品写得不好,也少有人去责备编辑的水平问题;但刊发一个不知名作者的作品,如果作品不好,读者往往不会质问作者本人的水平,而更多的是质问编辑、刊物为什么发这样的稿子。所以衡量文学编辑的功夫高低,正要看他对默默无闻的作者的判断能力。那些后来成名的作家回忆最初进入文坛时遭遇杂志的退稿故事,不啻是给文学编辑的最好提醒。

    必须得承认,这种“喜新厌旧”是我作为期刊编辑从文学载体、文学生态出发的有意强调。从文学生态的整体着眼,任何一种文学载体都有可能是某种文学思潮的“接生婆”,也可能是一部未来经典作品的催生者,重要的是经住时间的考验,保持文学的创造性、延续性和多样性,呵护文学的“可能”。选择和发现什么样的作品,然后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传播,是时刻都在进行着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编辑的眼光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是他对文学的千言万语。

(《人民日报》2017年6月13日14版,有删减)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追求文学之“新”

宗仁发

    作为一名文学编辑,我的文学观无疑是和文学期刊这一文学载体联系在一起的。可能无须讳言,“喜新厌旧”是我作为文学编辑的职业本能,作家创作时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我们文学编辑在选取作品时也往往“惟新是举”。从进入这个行当起,我就是被办一本好杂志的理想所感召,而对文学之“新”的追求里,正寄托着我对什么是好杂志、什么是好的文学的理解。

    “新”首先意味着原创性,原创性是文学乃至文化的立身之本,因为文学在整个文化生态中处于源头的地位,倘若文学丧失了原创性,对于后续的文化链条的延伸就是灾难性的打击。文学的影视改编之所以一直活跃,正因为这里是原创力迸发的地方,投向文学的饥渴的目光一直都在,是文学在以充沛的题材、新颖的技巧和丰厚的思想力,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其他文艺样式。

    “新”还意味着文学事业代代相传,后继有人,意味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可能性。在文学新人身上蕴藏着革故鼎新的因子,看看有多少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即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就知道了。但是,刊发新人新作对文学期刊和编辑来说,却意味着一种风险和考验。对于一个有知名度的作家的稿件,编辑并不在稿件的水平、质量上负有多大的责任,即便作品写得不好,也少有人去责备编辑的水平问题;但刊发一个不知名作者的作品,如果作品不好,读者往往不会质问作者本人的水平,而更多的是质问编辑、刊物为什么发这样的稿子。所以衡量文学编辑的功夫高低,正要看他对默默无闻的作者的判断能力。那些后来成名的作家回忆最初进入文坛时遭遇杂志的退稿故事,不啻是给文学编辑的最好提醒。

    必须得承认,这种“喜新厌旧”是我作为期刊编辑从文学载体、文学生态出发的有意强调。从文学生态的整体着眼,任何一种文学载体都有可能是某种文学思潮的“接生婆”,也可能是一部未来经典作品的催生者,重要的是经住时间的考验,保持文学的创造性、延续性和多样性,呵护文学的“可能”。选择和发现什么样的作品,然后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传播,是时刻都在进行着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编辑的眼光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是他对文学的千言万语。

(《人民日报》2017年6月13日14版,有删减)

12.

读一读。

    动物的睡相因其需要和本能而千姿百态,有些真令人意想不到。

    大象是站着睡觉的,它最怕蚊、蝇等小虫子钻进鼻孔里,因此当它睡觉时,总是把鼻子举得高高的。

    鱼在水中静止不动,就表示它酣然入梦。

    狗睡觉时总是将一只耳朵紧贴地面,以便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

    刺猬身上的刺,是防范敌人的好武器。刺猬在睡觉时将身子缩得像个圆绒线球,只露出一点鼻子在外透气。

3.填空题(共8题)

13.
为了解某校学生一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一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某出租车公司在“五一”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为5万元,由此推断该出租车公司5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5×31=155(万元),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你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15.
某市有100万人,在一次对城市标志性建筑设计方案的选取的民意调查中,随机调查了1万人,其中有6 500人同意甲方案,由此可估计该城市中同意甲方案的有________万人.
16.
小芳从编号为1~200的总体中抽取10个个体组成一个样本,编号依次是:21,22,23,24,25,26,27,28,29,30,你认为她选取的这个样本____________随机性.(填“具有”或“不具有”)
17.
小龙为了知道汤的口味如何,从锅中舀出一勺汤尝尝,这种抽样调查的方法是________的.(填“合适”或“不合适”)
18.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今年六月份的全市中学生实验操作竞赛,每个月对他们的实验水平进行一次测试,如图所示的是两人赛前一~五月的五次测试成绩,如果你是他们的辅导老师,应选派学生________参加这次竞赛.
19.
商场4月份随机抽查了6天的营业额,结果如下(单位:万元):2.8,3.2,3.4,3.7,3.0,3.1,试估算该商场4月份的总营业额是________万元.
20.
某学校计划开设A,B,C,D四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并且只能选修其中一门,为了了解学生的选修意向,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已知该校学生人数为2000人,由此估计选修A课程的学生有 人.

4.解答题(共5题)

21.
果园里有果树200棵,从中随机抽取5棵,每棵果树的产量如下(单位:kg):98,102,97,103,105,这5棵果树的平均产量为________kg,估计这200棵果树的总产量为________kg.
22.
某中学为调查本校学生平均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同学,下图是根据调查所得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若该校共有1800名学生,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全体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总时间.
23.
为了了解某商场今年四月份的营业额,抽查了该商场在今年四月份里5天的营业额,结果如下(单位:万元):2.5,2.8,2.7,2.4,2.6.
(1)在这个问题中,总体和样本分别指的是什么?
(2)求样本的平均数.
(3)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这个商场四月份的平均日营业额为多少万元?这个商场四月份的月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24.
为了提倡“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某部门对某县一次性筷子的用量进行了调查.2015年从该县600家高、中、低档饭店中抽取了10家进行调查,得知这些饭店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筷子的盒数分别为:0.6,3.7,2.2,1.5,2.8,1.7,1.2,2.1,3.2,1.0.
(1)估计该县2015年各饭店共消耗多少盒一次性筷子?(一年按350个营业日计算)
(2)在(1)的条件下,若生产一套学生课桌椅需木材0.07 m3,则该县2015年各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所消耗的木材可以生产多少套学生课桌椅?(计算中需用到的有关数据为:每盒筷子100双,每双筷子的质量为5 g,所用木材的密度为0.5×103kg/m3)
(3)通过以上计算,你对保护自然资源有什么看法?请提出两条合理的看法.
25.
为了解同学们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满意程度,教导主任召集全校各班的学习委员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看法,你认为这样的抽样调查合适吗?为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8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