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崂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18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7

1.单选题(共6题)

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B.C.D.
2.
根据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若输入的值,则输出的值为( )
A.-2B.-7C.5D.3
3.
如图,已知,则的度数为( )
A.B.C.D.
4.
如图,在中,中点.若,则的度数为( )
A.B.C.D.
5.
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AB于点EDFACAC于点F。若SABC=7,DE=2,AB=4,则AC=( )

A. 3 B. 4   C. 5   D. 6
6.
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24,DE=4,AB=7,则AC长是(  )
A.3B.4C.6D.5

2.选择题(共1题)

7.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组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3.填空题(共8题)

8.
计算:__________.
9.
,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_.
10.
一个大正方形和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按图①、②两种方式摆放,则图②的大正方形中未被小正方形覆盖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用a、b的代数式表示).
11.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12.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与所挂的物体的重量间有下面的关系:

0
1
2
3
4
5

10
10.5
11
11.5
12
12.5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
13.
如图二,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点的中点,也是的中点,图一表示的是小明从点走到点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已知小明从点到点走了3分钟,则__________米.
14.
如图,已知∠BAC=∠DAE=90°,AB=AD,要使△ABC≌△ADE,还需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5.
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折叠后,点分别落在的位置,于点.若,则的度数是__________

4.解答题(共7题)

16.
问题背景:我们学习了整式的乘法,两个多项式相乘,我们可以运用法则,将其展开,例如:,而将等号的左右两边互换,我们得到了,等号的左边是一个多项式,而右边是几个整式相乘的形式,我们规定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相乘的形式,这种运算称之为“因式分解”
问题提出:
如何将进行因式分解呢?
问题探究:
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起来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初中数学里的一些代数公式,很多都可以通过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进行直观推导和解释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来快速的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如图所示边长为的大正方形是由1个边长为的正方形,2个边长为的长方形,1个边长为的正方形,组成,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表示成:

我们将等号左边的多项式写成了右边两个整式相乘的形式,从而成功的对多项式进行了因式分解
请你类比上述方法,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要求自己构图并写出推证过程)

问题拓展:
如何利用图形几何意义的方法推导:?如图,表示1个的正方形,即表示1个的正方形,恰好可以拼成1个的正方形,因此:就可以表示2个的正方形,即,而恰好可以拼成一个的大正方形.由此可得:
尝试解决:
请你类比上述推导过程,利用图形几何意义方法推导出的值.
(要求自己构造图形并写出推证过程).

解:
归纳猜想:_________________.
17.
(1)化简: 
(2)化简:
(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8.
已知两地相距50千米,甲于某日下午1时骑自行车从地出发驶往地,乙也在同日下午骑摩托车按同路从地出发驶往地,如图所示,图中的折线和线段分别表示甲、乙所行驶的路程(千米)与该日下午时间(时)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出发___________小时后,乙才开始出发;乙的速度为__________千米/时;甲骑自行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千米/时;
(2)乙出发多少小时后就追上了甲?写出解答过程;
(3)请你自己再提出一个符合题意的问题情境,并解答.
19.
已知:,点在射线上.

求作:点,使点的平分线上,且.
20.
如图,在中,,点的延长线上,且.过点,与的垂线交于点.

(1)求证:
(2)请找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1.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

(1)若,求的度数;
(2)试猜想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若按住三角板不动,绕顶点转动三角板,试探究等于多少度时,,并简要说明理由.
2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E平分∠ABC,∠AEB=∠ABE,∠D=70°.
(1)求证:ADBC
(2)求∠C的度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8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