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4.5利用全等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时练习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0422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

1.单选题(共15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C.有两组边与一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
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  )
A.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不能确定
3.
在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
A.AB=DEBC= EF,∠A=∠DB.∠A=∠D,∠C=FAC= DE
C.∠A=∠E,∠B=∠F,∠C=DD.AB=DEBC= EF,△ABC的周长等于△DEF的周长
4.
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是_________度.
5.
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的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三角形全等中的( )
A.SSSB.ASAC.AASD.SAS
6.
如图,以△ABC的一边为公共边,向外作与△ABC全等的三角形,可以作(    )个
A.3B.4C.6D.9
7.
如图,在△AFD和△BEC中,ADBCAE = FCAD=BC,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其中错误的是(    )

A. FDBE    B. ∠B = ∠D    C. AD = CE    D. ∠BEA = ∠DFC
8.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这两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C.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D.这两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9.
山脚下有AB两点,要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可以证△ABC≌△DEC,得DE=AB,因此,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ABC≌△DEC的理由是( )
A.SSSB.ASAC.AASD.SAS
10.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时,第一步骤应为(  )
A.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作两条线段等于已知三角形的边,并使其夹角等于已知角
D.先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或先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1.
已知三边作三角形时,用到所学知识是(  )
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作一个角使它等于已知角的一半
C.在射线上取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D.作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
12.
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零件内径AB的卡钳,问:在卡钳的设计中,要使DC=ABAOBOCODO应满足下列的哪个条件?( )
A.AO=COB.BO=DOC.AC=BDD.AO=COBO=DO
13.
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时,实际上就是已知的条件是( )
A.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
B.三角形的三边
C.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
D.三角形的三个角
14.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可以证明△EDC≌△ABC,得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得出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 )

A. SSS    B. SAS    C. S AA    D. ASA
15.
如图,将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使点落在处,AD于E,若,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则图中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的个数是(    )
A.5个B.4个C.3个D.2

2.填空题(共3题)

16.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最容易忽视的是_____和_____.
17.
如图,△AOD关于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BOC,那么对于(1)∠DAO=∠CBO,∠ADO=∠BCO(2)直线垂直平分ABCD(3)△AOD和△BOC均是等腰三角形(4)AD=BCOD=OC中不正确的是_____.
18.
如图已知ABCD,△ABD、△BCE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CD=8cm,BE=3cm. 则AE的长是_____.

3.解答题(共5题)

19.
在一次战役中,我军阵地与敌军碉堡隔河相望.为了炸掉这个碉堡,需要知道碉堡与我军阵地的距离.在不能过河测量又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测得距离?
一位战士的测量方法是:面向碉堡的方向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势,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测的办法量出自己与那个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的距离。这是为什么呢?
20.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O是它的中心,EF是对角线AC上的点.
(1)如果_________,则△DEC≌△BFA;(请你填上能使结论成立的一个条件)
(2)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
21.
如图所示,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因无法直接量出A、B两点的距离,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求出A、B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22.
为在池塘两侧的AB两处架桥,要想测量AB两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找一处看得见AB的点P,连接AP并延长到D,使PA=PD,连接BP并延长到C,使.测得CD=35m,就确定了AB也是35m,说明其中的理由;
23.
如图所示,小王想测量小口瓶下半部的内径,他把两根长度相等的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AB两点可活动,使MN卡在瓶口的内壁上,A′,B′卡在小口瓶下半部的瓶壁上,然后量出AB的长度,就可量出小口瓶下半部的内径,请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