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第一节全等三角形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0088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9

1.单选题(共4题)

1.
已知:如图所示,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点O,∠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2.
如图所示中的4×4的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  )
A.245°B.300°C.315°D.330°
3.
如图所示,在锐角△ABC中,点D、E分别是边AC、BC的中点,且DA=DE,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1=∠2B.∠1=∠3C.∠B=∠CD.∠3=∠B
4.
如图所示,把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折叠两次后,得到的一个小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B.1+C.2-D.-1

2.填空题(共4题)

5.
如图所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已知某些边的长度和某些角的度数,则x=_______.
6.
已知等腰△ABC中,AB=AC,D是BC边上一点,连接AD,若△ACD和△ABD都是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是
7.
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AB=DE,∠B=∠E,要使△ABC≌△DEF,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
8.
在△ABC和△A′B′C中,∠A=∠A′,CD与C′D′分别为AB边和A′B′边上的中线,再从以下三个条件:①AB=A′B′;②AC=A′C′;③CD=C′D′中任取两个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请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用题序号写).

3.解答题(共6题)

9.
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BD为中线,延长BC至E,使DE=BD.
求证:CE=BC.
10.
如图所示,已知∠1=∠2,∠C=∠D,求证:AC=BD.
11.
如图所示,有一池塘,要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请用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设计一个测量方案(画出图形),并说明测量步骤和依据.
12.
如图所示,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点,BE与CD相交于点O.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
(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作结论,写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命题的结论是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序号)
(2)证明你写的命题.
13.
如图所示,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将重合部分△BFD剪去,得到△ABF和△EDF.

(1)判断△ABF与△EDF是否全等?并加以证明;
(2)把△ABF与△EDF不重合地拼在一起,可拼成特殊三角形和特殊四边形,将下列拼图(下图)按要求补充完整.
14.
如图所示,OP是∠MON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所在直线为公共边的全等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2)所示,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请你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要求写证明)
(2)如图(3)所示,在△ABC中,如果∠ACB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中所得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