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选择题- (共4题)
3.填空题- (共5题)
17.
已知△ABC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直Rt△ADE,…,依 此类推,第10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是________.


4.解答题- (共6题)
18.
甲同学用如图方法作出C点,表示数
,在△OAB中,∠OAB=90°,OA=2,AB=3,且点 O,A,C 在同一数轴上,OB=OC,


(1)请说明甲同学这样做的理由;
(2)仿照甲同学的做法,在如图所给数轴上描出表示
的点F.



(1)请说明甲同学这样做的理由;
(2)仿照甲同学的做法,在如图所给数轴上描出表示

20.
如图,方格纸上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若 B
点的坐标为(-4,-2),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写出点A和点C的坐标;
(3)画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BC;
(4)△ABC 的面积为________.

点的坐标为(-4,-2),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写出点A和点C的坐标;
(3)画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BC;
(4)△ABC 的面积为________.

21.
如图,直线y1=-2x+3和直线y2=mx-3分别交y轴于点A、B ,两直线交于点C(1,n).
(1)求 m、n 的值;
(2)求△ABC的面积;
(3)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 y1<y2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1)求 m、n 的值;
(2)求△ABC的面积;
(3)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 y1<y2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22.
大家在学完勾股定理的证明后发现运用“同一图形的面积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 以证明一类含有线段的等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面积法.学有所用:在等腰 三角形 ABC中,AB=AC,其一腰上的高为h,M 是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M 到腰AB、AC 的距离分别为 h1、h2.
(1)请你结合图形来证明: h1+h2=h;

(2)当点M在BC延长线上时,h1、h2、h 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结论.请你画出图形,并直
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3)利用以上结论解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1:y=x+3,l2:y=-3x+3
若 l2上的一点M 到l1的距离是
,求点 M 的坐标.
(1)请你结合图形来证明: h1+h2=h;

(2)当点M在BC延长线上时,h1、h2、h 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结论.请你画出图形,并直
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3)利用以上结论解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1:y=x+3,l2:y=-3x+3
若 l2上的一点M 到l1的距离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