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牡丹江卷)数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8720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选择题(共14题)

1.给下列图片排序。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2.户外活动小组30人宿营,如果有6顶帐篷,平均每顶帐篷住多少人?
3.选出你听到的单词或短语(  )
4.选出你听到的单词或短语(  )
5.选词填空。

about    with    of    at    in

6.看图回答。

7.根据听到的问句选择合适的答语(  )
8.I ________ here yesterday.
9.二年级(2)班有25人参加跳绳比赛,每5个人一组,可以平均分成几组?
10.二年级(2)班有25人参加跳绳比赛,每5个人一组,可以平均分成几组?
11.________ trip ,Daming!
13.根据听到的问句选择合适的答语(  )
14.根据听到的问句选择合适的答语(  )

2.单选题(共6题)

15.
若x:y=1:3,2y=3z,则的值是()
A.﹣5B.﹣C.D.5
16.
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0C.x≠0D.x>0且x≠1
17.
如图,点P是菱形ABCD边上一动点,若∠A=60°,AB=4,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A→B→C→D的路线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D时停止运动,那么△APD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
18.
将抛物线y=(x﹣1)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A.(0,2)B.(0,3)C.(0,4)D.(0,7)
19.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a2+a=3a2B.2a﹣1=(a≠0)C.(﹣a23÷a4=﹣aD.2a2•3a3=6a5
20.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填空题(共7题)

21.
如图,是由一些点组成的图形,按此规律,在第n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    
22.
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为24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每件仍能获利2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   元.
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4),B(3,0),连接AB,将△AOB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x轴上的点A′处,折痕所在的直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C,则直线BC的解析式为    
24.
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3,0),对称轴是直线x=﹣1,则a+b+c=  
25.
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且AB=DE,请添加一个条件_____,使△ABC≌△DEF.
26.
一组数据2,3,x,y,12中,唯一的众数是12,平均数是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
27.
矩形ABCD中,AB=2,BC=1,点P是直线BD上一点,且DP=DA,直线AP与直线BC交于点E,则CE=

4.解答题(共5题)

28.
快、慢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路程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途中慢车因故停留1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向甲地行驶,到达甲地后停止行驶;快车到达乙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甲地(快车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快、慢两车距乙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慢车的行驶速度和a的值;
(2)快车与慢车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甲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距的路程为200千米?请直接写出答案.
2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直线CD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D,AB与CD相交于点E,线段OA,OC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2﹣18x+72=0的两根(OA>OC),BE=5,tan∠ABO=
(1)求点A,C的坐标;
(2)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E,求k的值;
(3)若点P在坐标轴上,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Q,使以点C,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个数,并直接写出位于x轴下方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0.
如图,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0,3),B(﹣1,0),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顶点为点D,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连接BD,求BD的长.
注: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是(﹣).
31.
某校为了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视力情况分为:不近视,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重度近视),随机对九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后,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不近视与重度近视人数的和是中度近视人数的2倍.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不近视”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144 度;
(3)若该校九年级学生有1050人,请你估计该校九年级近视(包括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重度近视)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32.
在△ABC中,AB=AC=5,BC=6,以AC为一边作正方形ACDE,过点D作DF⊥BC交直线BC于点F,连接AF,请你画出图形,直接写出AF的长,并画出体现解法的辅助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7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