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A.鲑鱼(guì) 阴霾( mái ) 干瘪( biě ) 纤绳( qiān ) |
B.瘠薄( jí ) 恻隐( cè ) 荫庇( yìn ) 荣膺( yīng ) |
C.沉湎( miǎn ) 羼水( chān ) 枭鸟( xiāo ) 腌臜( ā ) |
D.山麓( lù ) 捯气( dǎo ) 畎亩( quán ) 刽子手( kuài ) |
A.周到如砥 遍稽群籍 折中是非 万恶不赦 |
B.引颈受戮 万籁俱寂 猝不及防 通宵达旦 |
C.断壁残垣 相得益章 粼次栉比 奄奄一息 |
D.吹毛求疵 蹑手蹑脚 如坐针毡 怡笑大方 |
A.在2011年上海游泳锦标赛上,15岁的中国小将叶诗文不孚众望,力压群雄摘首金。 |
B.鲁迅的后期杂文可谓不刊之论,这恰恰体现了他思想的炉火纯青。 |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从而增加酒 店收人。 |
D.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一类小事,一直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很不应该的! |
A.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
B.对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要歧视他们。这不利于他们改正 错误,也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
C.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 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
D.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迷人的天地。 |
A.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孟子被称作“亚圣”、秦始皇被捧为“千古一帝”:历 史人物被尊崇的程度其实往往就是被歪曲的程度。 |
B.天空有两个最明亮的天体(金色的太阳和银色的月亮),虽然月光不过是阳光的反射, 但在无边夜幕的衬托下,月色更能使人们产生如诗如画的联想。 |
C.记忆中故乡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被孙犁写得亮丽夺目,诗意盎然:每当油菜花盛开的 季节,“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 |
D.《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的墓地——他是1984年在故乡克鲁齐林诺村去世的— —在顿河岸边,标志是一块没有镌刻任何文字、未经雕琢的巨石,正对着“静静的顿河”。 |
A.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 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朽。 |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讽,指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 委婉地规劝。 |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 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蒹葭》 和《关雎》这两首诗均出自《诗经》,诗中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
A.吾义固不杀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C.然胡不已乎 惧其不已也 |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
A.宋何罪之有 吾妻之美我者 |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
C.宋无罪而攻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D.子墨子解带为城 为宫室之美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武 陵 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写的是暮春,鲜花凋谢,词人感伤,惜春之情油然而生,不梳头也要去双溪赏最后的春景。 |
B.南渡的悲惨遭遇直撞词人心尖,“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将哀伤写得细腻感人,泪在言先,欲语却迟,愁绪更显浓重。 |
C.“闻说”“也拟”“只恐”六个字,用词传神,凸显了词人心绪的一波三折,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新鲜奇特。 |
D.“载不动许多愁”既借鉴了苏轼的“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化虚为实,又有所创新,舟轻愁重,意新语新,设喻夸张。 |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可燃冰
①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采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②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海底。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③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甲醛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⑤但是,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小题1】海底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小题2】第④段“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3】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①古人云:“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些片面,但它对于当今处于寒门的青年来说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鼓励作用。
②那么,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③“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贵”
代表的是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④寒门贵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刻苦奋斗和拥有的社会信任以及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丰富的面向,同时,网络也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一位网名为“搬家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生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
⑤当今社会,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但寒门贵子的诞生,在于自己的打拼。一篇名为《寒门贵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关于一个“奋斗”的故事。
⑥由此看来,努力奋斗,成就寒门贵子。
【小题1】阅读全文,下列对文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湖北青年石神伟的成功,主要是借助了网络力量。 |
B.文章第③自然段加点字“传统意义”指的是“有一技之长,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 |
C.寒门贵子的成功取决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以及社会支持力量。 |
D.寒门贵子普遍具有“勤奋、坚韧、低调、朴素、积极进取、拼搏向上、创造社会价值、 传递着正能量”等品质。 |
【小题3】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任选出其中一种并作分析。
4.名著阅读- (共1题)
“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以上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____,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2)上面这段话表现了该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5.命题作文- (共1题)
围墙,有形无形,各种各样。开满鲜花的,引来朋友;钢筋水泥的,保护安全;无知的围墙,使人孤随寡闻;冷脸的围墙,让你形单影只。围墙的里边,有你有我;围墙的外边,故事无限。走出围墙,可以领略世间沧桑的无限情怀。
请以“围墙外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少于800字。
6.- (共1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①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曰:“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曰:“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曰:“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曰:“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注释)①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惠未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再鼓之,必走(________________)
④势如疾雷不及掩耳(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3】***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
【小题4】(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