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2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校补(xiào)  秩序 (zhì) 澎湃(pài)   硕果 (shuò) 默契(qiè)
B.疙瘩 (da)   洗澡 (zǎo) 屏障(píng)  哺育(bǔ)    山巅 (diān)
C.劈开(pī)    气魄(pò)   狂澜 (lán)  踱步 (duó)  婉转(wán)
D.污秽(suì)   誓言 (shì) 山涧 (jiàn) 埋葬(zàng)  耻辱(chǐ)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义愤填膺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马革果尸
B.妇儒皆知   截然不同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C.死而后已   炯炯目光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D.心不在焉   无瑕及此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C.此刻,老师和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4.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A.①③②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④⑤③①D.①②⑤③④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后来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
B.《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歌德的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有《小东西》《星期一故事集》,文章的主人公有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郞士。
C.《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七七事变”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从有无作者来说是民歌,从表达方式来说是一首叙事诗,从体裁来说是乐府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本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民歌。

2.诗歌鉴赏(共2题)

6.
背诵《木兰诗》完成题目。
【小题1】指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__________)
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旦:_____________)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强:________)
【小题3】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单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小题4】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质?
7.
古诗阅读
桑 茶 坑 道 中
【南宋】 杨 万 里
晴 明 风 日 雨 干 时,草 满 花 堤 水 满 溪。
童 子 柳 阴 眠 正 着,一 牛 吃 过 柳 阴 西。
【小题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________、花堤和________等景物。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灯烛。④昧:昏暗,黑暗。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若孤____________(2)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3)恐已矣___________(4)盲臣敢戏君乎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辞军中多务(介词,拿、用)  自为大有益处(动词,认为)
B.大兄何见事晚乎(助词,不译) 好者不如乐之者(助词,的)
C.治经博士邪(动词,做,当)  愿市鞍马(介词,被)
D.结友别(顺接连词,不译)    博学笃志(转折连词,但是)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小题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1) “一把黄土塑成了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开展《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很多资料,请展示:
请列举出两句有关黄河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人们为什么这么亲切地称黄河为母亲河呢?请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0.
作文:
因为疏忽,因为不坚持,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丢失一些东西,如丢失钥匙,丢失钱包,丢失学具……甚至丢失我们的原则、自信、人格与尊严;因为努力,因为坚持,我们又会找回这些东西。请你回望自己的学习、生活,按要求作文。
题目:找回_______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③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