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区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25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2/12

1.句子默写(共1题)

1.
默写。(10分)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 《次北固山下》)
②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③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④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
⑤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⑦及反,市罢,___________________。
⑧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安恩和奶牛》选段文字,完成15—17题。(6分)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①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②,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小题1】说说选文中加点的两个“这样”具体指代的内容。(2分)
【小题2】安恩把奶牛带到集市上来,只是因为“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对安恩的这一举动你有什么看法?(2分)
【小题3】对于别人的责备,安恩“气愤得说不出话”,为什么离开时却又说“对不起,我很抱歉”、“谢谢你”?(2分)
3.
阅读《往事依依》选段,完成11—14题。(1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小题1】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4分)
【小题2】“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3】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小题4】《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请结合上文,说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作者哪方面的感情。(2分)

3.语言表达(共1题)

4.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说的话要符合人物身份。(4分)
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丽丰富的色彩。”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
小孩说:“  ”    
病人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