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 12 唐诗五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6220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2

1.字词书写(共3题)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____)   薄暮(____)    xǐ(____)倚   
驱dú(____)   采wēi(___)  崔颢(____)   
千载(____)   燕然(____)   征蓬(_____)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东皋薄暮望(_____)
(2)徙倚欲何依(_____)
(3)长歌怀采薇(_________)
(4)使至塞上(______)
(5)单车欲问边(_____)
(6)长河落日圆(_____)
(7)仍怜故乡水(_____)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
3.
文学常识填空。
(1)王绩,字(______),唐代诗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_____)”。
(2)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______),号(______)。与(______)合称“王孟”,有“(______)”之称。
(3)李白,字(______),号(______),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______)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白居易,字(______),晚年又称(______),唐代大诗人。有“(______)”之称。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2.诗歌鉴赏(共7题)

4.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题1】(孝感中考改编)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____);颔联、颈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_______________)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的依恋之情。
【小题2】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请描绘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的景象。(100字以内)
5.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题1】《钱塘湖春行》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的?
【小题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机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两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坼(chè):裂。②乾坤:天地。
【小题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2】颈联和尾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体现了“诗圣”杜甫怎样的情怀?
7.
阅读王绩的《野望》,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题1】请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
【小题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
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题1】诗的首联和颔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9.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题1】本诗首联交代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小题2】赏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小题3】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3.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汉川一模)综合性学习。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右)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节目中所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一方面运用舞蹈、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
(1)结合材料,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活”: (_______________)
“热”: (_______________)
(2)马腾同学想编辑一个诗集《金戈铁马——唐代经典边塞诗赏析》作为初中生活的特别纪念,请你从下列作品中推荐合适的篇目(_______________)(至少四首,填写序号即可)
A.崔颢《黄鹤楼》B.岑参《逢入京使》
C.杜牧《泊秦淮》D.王翰《凉州词》
E. 杜甫《石壕吏》 F. 王维《使至塞上》
G.王昌龄《出塞》 H. 李贺《雁门太守行》
I. 杨炯《从军行》 J.夏完淳《别云间》
(3)《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后,网友对其徽标赞声一片。请你说说徽标设计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3道)

    诗歌鉴赏:(7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