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A.屏障(zhàng) 澎湃(pài) 哺育(fǔ) 狂澜(lán) |
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 |
C.祈祷(qí) 哽住(gěng) 劈开(pī) 宛转(wǎn) |
D.山巅(diān) 惩罚(chéng) 老叟(sǒu) 污秽(huì) |
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
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
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
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A1B1,B1C1,BB1的中点,给出下列四个推断:
①FG∥平面AA1D1D; ②EF∥平面BC1D1;
③FG∥平面BC1D1; ④平面EFG∥平面BC1D1
其中推断正确的序号是( )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A.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④复沓 |
B.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比喻 ④对偶 |
C.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 ④对偶 |
D.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拟人 ④复沓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
D.这几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
A.狂澜(大波浪) 哽住(声气阻塞) 亦复如是(这样) 木兰当户织(门) |
B.阻抑(控制) 亘古(遥远) 出郭相扶将(外城)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
C.挚痛(诚恳而深切) 哺育(喂养) 旦辞爷娘去(早晨) 关山度若飞(越过) |
D.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的) 愿为市鞍马(买)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策勋十二转(______)
(2)赏赐百千强(______)
(3)对镜帖花黄(______)
(4)出郭相扶将(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3】由最后一段引申而成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也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
我欣赏花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欣赏的巾帼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徐国平
郝家曾是浞城最大的盐商。大掌柜郝半城后来被海匪黑老三绑了票。郝家报了官,只是官府拿了郝家大笔的饷银,兴师动众围剿,结果人财两空。郝半城被黑老三撕了票。
没了郝半城,郝家日趋败落。直到二少爷郝云天回浞城开了一家西洋医馆。
郝云天自幼天资聪明,不贪迷仕途,留洋法国,潜心学医。学成归来后,郝云天凭着那些小巧的手术刀,开膛破腹,手到病除,起死回生,被誉为“妙手郝一刀”。
没到两年,日本人侵占了浞城,一时血雨腥风。医馆多是些被日本人肆意刀劈枪伤的无辜平民,郝云天竭力医治。
一天深夜,大街上犬吠枪声不断,医馆闯进两个持枪的蒙面人,还背来一个重伤的汉子。其中一人,抱拳苦求郝云天,快救俺大哥一命。
子弹贴近心脏,命悬一线。救人如救火,郝云天毫不迟疑,吩咐将伤者抬上手术台。扯掉大汉的蒙面,郝云天一怔,原来此人正是杀父仇人黑老三。
一股难以忘却的仇恨,随即涌上心头。郝云天怒咬牙关,双目冒火,手中的手术刀不停地颤抖着。
这时,门外一阵嘈杂,一人提抢贴近房门,警觉不安地说,是不是被日本人发现了。另一个毫不畏惧地从怀中掏出一枚手榴弹,骂着,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
郝云天见此,忍不住问道,你们杀了日本人?拿手榴弹的人随口说,明人不做暗事,大哥带俺俩刚把鬼子的军火库给炸了,撤退的时候,大哥中了一枪。
郝云天犹豫了片刻,望着昏迷中仍喊着杀鬼子的黑老三,摇头长叹了一声,随即俯身做起手术。
取出子弹,处理好伤口。那两人唯恐天亮遭日本人搜捕,欲背走黑老三。郝云天劝止,说后院有一密室可藏身,疗养几日再走不迟。
好在黑老三身体壮实,几日便恢复元气。离开时,得知是郝云天不记前仇,救了自己一命,愧疚万分,问郝云天何不趁此了结杀父之仇。郝云天说,你虽对我有杀父之仇,但国难当头,国恨大过家仇,救你一命,就是冲你杀鬼子,还有中国人的骨气和良心。
又过了些时日,一天夜半,郝云天刚刚入睡。突然,响起了一阵杂乱粗暴的敲门声。
郝云天的助手打开门,顿时就吓得躲闪在一旁。两个日本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还有两个日本兵抬着担架紧随其后。担架上躺着一个昏迷的日本军官。翻译官说,太君遭抗日分子暗杀,子弹击中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做这样的大手术。
郝云天一眼就认出了伤者,是最凶残的日本宪兵队长川雄少佐。浞城不知有多少人就丧生在这个魔兽的屠刀之下。郝云天心中猛然一震,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借口支开助手,然后净手,洗脸,镇静自若地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走向手术台操起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刮开了川雄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川雄的心上……
几日后,日本人将郝云天枪杀在浞城监狱,并凶残地将他的尸首吊在城门楼上示众。过往的人,都暗叹郝云天不愧为郝一刀。
当夜,浞城响起一阵乱枪。天亮时,人们惊讶地发现郝云天的尸首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吊起的两具日本兵的尸首。
是黑老三带人干的。
(选自《美文集萃》)
【小题1】面对送来的受伤的黑老三,郝一刀的心理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用恰当的词语简要概括。
着急——(______)——(_____)——(_____)——担忧
【小题2】“过往的人,都暗叹郝云天不愧为郝一刀。”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小题3】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郝一刀是个怎样的人。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体裁是小说,主人公是郝一刀,而黑老三是次要人物。 |
B.“没到两年,日本人侵占了浞城,一时血雨腥风。”这是环境描写,反映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日军入侵,大肆屠杀中国人。 |
C.文中画线句中拿手榴弹的人的答话,交代了黑老三负伤的原因,也是郝一刀彻底放下家仇为黑老三做手术的根本原因。 |
D.文章结尾交代黑老三带人杀了杀害郝一刀的敌人,这是情节的高潮部分,也是最能显示小说主题的情节。 |
枣 核
萧 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小题1】“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句话中的“家乡味道”指的是什么?【小题2】“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中的“如意”指什么?
【小题3】最后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句中“手栽”一词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
4.情景默写- (共1题)
(1)《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阅读上述材料,回忆在人生路上,你遇到过哪些别样的考试,然后写下来。请以“别样的考试”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写出真情实感。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材料一:中欧各国的“文化年外交”已经进行了10年——包括“中法文化年”“西班牙文化年”“希腊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等活动。
材料二:2004年1月24日是中国农历春节,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披上了“中国红装”。70多万法国民众涌上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争睹来自中国的万人盛装游行表演,人数之多,甚至超过了每年法国的国庆大游行。“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材料三:2009年在中国举办的“俄语年”和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的“汉语年”活动成为两国文化生活中的标志性事件。中国22个省、市与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次参与。在2009年10月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上,当时的俄罗斯总理普京亲自为“情动俄罗斯——中国人唱俄语歌”获奖的中国小伙子颁奖。
问题:中外文化年的举办有怎样的意义?(至少写出三点)
7.其他-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作文:(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