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A.挚痛(zhì) 懊悔(ào) 澎湃(bài) 田垄(lǒng) |
B.祈祷(qí) 镐头(gǎo) 嗥鸣(háo) 斑斓(nán) |
C.哺育(bǔ) 亘古(gèng) 污秽(huì) 默契(qì) |
D.土壤(rǎng) 屏障(píng) 怪诞(dàn) 谰语(lán) |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课了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 !
(3)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 着血液一样。
(4)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 ,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气概 懊恼 喷涌 吵闹 | B.气概 懊恼 喷发 喧闹 |
C.气魄 懊悔 喷涌 喧闹 | D.气魄 懊悔 喷发 吵闹 |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
B.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 |
C.逆潮流而动者,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自古以来,亦复如是。 |
D.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云,《大侦探福尔摩斯》还加进了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影子。 |
黄河在这里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飞沫起虹, ;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A.溅珠落盘 | B.马嘶虎吼 | C.龙腾搅谷 | D.激流飞湍 |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 |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挑起陆地上人们的战争,他是一个故意引起事端、不怀好意。 |
B.《伊索寓言》中《蚂蚁和蝉》里的蝉是一个心胸宽广的施舍者,而蚂蚁则是好逸恶劳的形象。 |
C.《水浒》中的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万般无奈,忍无可忍被逼上梁山。 |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节选)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①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②。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木兰从军》)
【注释】①值:正赶上。②皆次当行:都被编进应征的队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并写出一个与义项释义相同的成语。
(1)惟闻女叹息
闻: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
(2)长而益精
益: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不 闻 爷 娘 唤 女 声
(2)与 同 里 诸 少 年 皆 次 当 行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小题4】甲文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侧面描写,乙文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描写,都表现了木兰在战争中骁勇善战,战功赫赫。(用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5】阅读甲、乙两文,你认为木兰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壶口,壶口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但黄河是雄心勃勃的,它从来都不屑隐忍,不甘迁就,更不愿受辱。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上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天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扼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小题1】为什么说倚身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有幸”?【小题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小题3】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好在哪里,请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小题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4.情景默写- (共1题)
(1)惊涛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2)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最近,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发表了一条微博,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上的儿童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许多网友的讨论。请你以“郁金香”为网名参与跟帖评论。
康乃馨:小学英语课最需要的是规范,而非简单取消。小学生学习英语,只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压力应该不会太大。用不着因噎废食,在小学消灭英语。
广玉兰:取消小学英语课无疑是一项大快“孩”心的措施,是给学生减负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而且,对当前大力呼吁的汉语言教育的重视,也是一种鲜明的支持。
风信子:英语和母语,并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对立关系。它们完全可以同时被孩子消化吸收,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是以何种心态、何种方法去引导孩子。当大人们不是为了某种功利心理去为英语“造势”时,对孩子来说,英语或许就不再是一种负担,更不应该成为“母语危机”的牺牲品。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