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安顺卷)语文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60649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8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藏(zhù)    屏障(zhàng)   提防(dī)    空穴来风(xuè)
B.琴弦(xián)   褴褛(lán) 蓓蕾(lěi)   人才济济(jǐ)
C.蝙蝠(biān)   冒然(mào) 狭窄(zǎi)   相形见绌(chù)
D.创伤(chuāng) 笨拙(zhuō)    症结(zhèng) 一泄千里(xiè)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了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4.
(2017届中考贵州安顺卷)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光亮。像水银,又像岩浆,,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 ②   
A.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2.诗歌鉴赏(共1题)

5.
(2017届中考贵州安顺卷)古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______、_______。
(2)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后面的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每句标一处)
(1)吾 妻 之 美 我 者
(2)宫 妇 左 右 莫 不 私 王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徐公何能君也(________)
(2)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__)
(3)吾妻之美我者,我也(________)
(4)由此观之,王之甚矣(________)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小题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 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3分,划分全对方可给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小题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4】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小题5】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文中的事例除外)
【小题6】读了本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怎样的感受?

5.语言表达(共2题)

8.
(2017届中考贵州安顺卷)语言的实际运用
有市民反映文化广场附近的环境卫生未达卫生城市标准。此信息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环卫处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环境整治活动。
请你代表全市中小学生在启动仪式上说一段话。(要求语言连贯得体,有感召力,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以内)
9.
仿照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现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

6.作文(共1题)

10.
(1)成长路上又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恒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 ,有时是一种爱
要求:
①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眷恋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2017届中考贵州安顺卷)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于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九年级(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介绍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3)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并说明理由。
(4)活动即将结束了,你也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