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傅说(fù) 富贵不能淫(yín) |
B.百里奚(xī) 行拂乱其所为(fó) |
C.胶鬲(gé) 往之女家(rǔ) |
D.管夷吾(yí) 妾妇之道也(qiè) |
2.文言文阅读- (共4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邵民瞻①为东坡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③,东坡倾囊④仅能偿⑤之。卜⑥吉日入新第⑦,既得日⑧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徙倚⑨听之,曰:“异哉,何其⑩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⑪,见东坡,泣自若⑫。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⑬,遂举以售诸⑭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⑮宁⑯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⑰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⑱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⑲,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⑳迎母还旧第,竟不索㉑其直
。
【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靠着。⑩何其:多么。⑪老妪:老妇。⑫自若:依然如故。⑬不肖:不成材。⑭诸:相当于“之于”。⑮诀别:分别。⑯宁:难道。⑫徐:慢慢地。⑬售:这里是“买”的意思。⑲券:契据。⑩翌日:次日。㉑索:求取。
直:同“值”,价钱。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闻妇人哭声极哀(_________)
②东坡亦为怆然(_________)
③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__________)
④竟不索其直(_________)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
【小题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邵民瞻①为东坡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③,东坡倾囊④仅能偿⑤之。卜⑥吉日入新第⑦,既得日⑧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徙倚⑨听之,曰:“异哉,何其⑩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⑪,见东坡,泣自若⑫。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⑬,遂举以售诸⑭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⑮宁⑯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⑰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⑱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⑲,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⑳迎母还旧第,竟不索㉑其直

【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靠着。⑩何其:多么。⑪老妪:老妇。⑫自若:依然如故。⑬不肖:不成材。⑭诸:相当于“之于”。⑮诀别:分别。⑯宁:难道。⑫徐:慢慢地。⑬售:这里是“买”的意思。⑲券:契据。⑩翌日:次日。㉑索:求取。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闻妇人哭声极哀(_________)
②东坡亦为怆然(_________)
③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__________)
④竟不索其直(_________)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
【小题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一书由孟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共有七篇,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是儒家经典之一。 |
C.“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其中“说”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如《爱莲说》《马说》等。 |
D.我国古代称三十岁为“而立”,称六十岁为“花甲”,称七十岁为“古稀”。 |
3.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妾妇之道(__________)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
③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
④无违夫子(__________)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
【小题3】孟子否定景春的话的理由是什么?
【小题4】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小题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小题6】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妾妇之道(__________)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
③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
④无违夫子(__________)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
【小题3】孟子否定景春的话的理由是什么?
【小题4】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小题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小题6】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5分)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百里奚举于市举:__________ (2)必先苦其心志其: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曾:_____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_________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小题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小题4】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百里奚举于市举:__________ (2)必先苦其心志其: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曾:_____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_________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小题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小题4】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对比阅读- (共1题)
6.
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恒过, 然后能改________
②吴既赦越________
③与百姓同其劳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女忘会稽之耻邪?
【小题4】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乙)文的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这个成语是________。
【小题5】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肢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选自《史记》,有删改)
【小题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恒过, 然后能改________
②吴既赦越________
③与百姓同其劳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女忘会稽之耻邪?
【小题4】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乙)文的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这个成语是________。
【小题5】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综合性学习- (共5题)
8.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以顺为正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3)与民由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1)以顺为正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3)与民由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9.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往之女家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衡于虑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往之女家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衡于虑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父命之(________)
(1)之 往送之门(_________)
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
行天下之大道(_________)
(2)行
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
(3)发
发于声(___________)
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
(4)为
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
父命之(________)
(1)之 往送之门(_________)
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
行天下之大道(_________)
(2)行
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
(3)发
发于声(___________)
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
(4)为
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
11.
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儿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材料三 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材料一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儿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材料三 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文言文阅读:(4道)
对比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5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