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A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6020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8/15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句中的“快乐”“苦痛”在此均是形容词)
B.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句中的“春日融融”“秋波澹澹”属主谓短语,“在苦涩的汗水里”是介宾短语作补语。)
C.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句子的主干是“清阴有用处”。)
D.“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这两句中的“圆规”是运用了借代修辞,突出了杨二嫂“瘦”的体形,跟脸型、嘴唇一起刻画了她尖酸、自私的市侩嘴脸。)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B.“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噪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C.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代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3.

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Q时速度是1m/s,车尾经过Q点时的速度是7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Q点时的速度为(  )

4.

二战后期美国派太平洋舰队执行轰炸东京的任务.已知其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的最大加速度是a=5m/s2,它必须达到v=50m/s的速度才能起飞,该航母的甲板长度为L=160m.

5.

二战后期美国派太平洋舰队执行轰炸东京的任务.已知其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的最大加速度是a=5m/s2,它必须达到v=50m/s的速度才能起飞,该航母的甲板长度为L=160m.

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  )

7.

如图,空间某一区域内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进入这个区域沿直线运动,从C点离开区域;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电场,则粒子从B点离开场区;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磁场,则粒子从D点离开场区;设粒子在上述三种情况下,从A到B点、A到C点和A到D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t1、t2和t3,比较t1、t2和t3的大小,则有(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周公吐哺

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①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②终,成王少,将以成周③,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

(选自《鲁周公世家》)

注释:①践祚:登上帝位。②蚤:同“早”。③将以成周:完成周朝稳定大业。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恢弘志士之气(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
(3)我之所以弗而摄行政者( )
(4)子鲁( )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我 之 所 以 弗 辟 而 摄 行 政 者 恐 天 下 畔 周 无 以 告 我 先 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2)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小题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甲]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B.[乙]文中周公因成王幼小,恐天下人反叛,于是就登上帝位。当时就有人散布谣言,说他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及时坦明心迹,勤于政事,礼贤下士,终天下大治,但最后还是迫于压力和无奈,还政于已长大的成王。
C.[乙]文中周公还政成王后,站在北面臣子的位置上态度恭敬谨慎,好像有所畏惧的样子。
D.[甲][乙]两文都首先交待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处境的恶劣和艰辛。[甲]文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乙]文是“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 。
E.[甲][乙]两文中的诸葛亮、周公都是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诸葛亮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公辅佐成王,忠心耿耿,呕心沥血。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8-11小题.

生  活

儿子一直靠父亲的收入生活。那天,父亲唤他进卧室。父亲已经因病卧床半年了。床头还放着一个煤饼炉,炉火燃着。父亲睁开眼,说:“儿呀,你恐怕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了,我这家底供不了你了,你的日子还长着呢,今天,你出去挣10块钱回来,我等着。”

天气依然晴朗。这是初春。阳光暖洋洋地洒落在城市。早晨还吹着清凉的微风。母亲,一个一刻都不肯停歇手脚的老太婆,正在守着煤气灶熬父亲的中药。屋子里弥漫着中药的苦涩气味。她看着束手无策的儿子叹了一口气,撩起围裙揩干了粗糙的手,掏出手帕,那里边包着一叠纸币。她抽出一张崭新的,塞进儿子手里。

儿子笑笑,说:“妈,还是你好。”儿子就到院子里去侍弄笼子里的鸟儿了。整个上午,他没吱声,好像鸟儿也没往日那么欢跃、活泼了,只是在笼子里跳上蹿下,很焦急,仿佛要发生什么事。他就躺在院中央的梨树阴里望天,一堆一堆的白云滑过,像春天河流里的破碎的冰块。不知不觉,他睡着了。他醒来已经晒着大阳,树阴移了位置。

于是,他走进屋子,他感到有点阴凉。他望着父亲躺着的那间屋子的门,迟疑着,就像去老师的办公室背诵课文。终于,他挠挠头,推了门。

他说:“爸。”

父亲似乎早已期待并已知道他进来了,闭着眼,说:“回来了?”

他将那张纸币在手里抖抖,抖出了纸质的响,他说:“爸,喏,我挣的钱。”

父亲费劲地张开眼,抬抬头。儿子赶紧上前扶父亲坐起来,往他背部垫了两个枕头。父亲接过钱,没瞧一眼,就丢进床头的炉火里,片刻,那钱便化为灰烬,又轻轻地飘浮起来。

他叫了声“爸”。像了却了一桩事,他说:“爸,我去端汤药。”

父亲说:“你妈会端来,你站着,这不是你挣来的钱,是吧?”

他吞吞吐吐地说:“爸,我……是妈给我,我就接下了。”

父亲像走了很远的路,歇了一会儿,说:“我看出你不在乎,你习惯了,不知生活不容易。”

他说:“爸,我这就上街。”

父亲累了,又合上眼。母亲端着药汁,说:“他爸,你该喝药了。”

父亲说:“搁着,我现在不想喝。”

母亲瞥了儿子一眼。儿子摊摊手,说:“妈,那我上街了。”

晚上,街道华灯初上,屋子里还没拉亮灯。夜色勾勒出母亲苍老的轮廓,父亲躺着,竟没动,睡了。都等待着。寒冬里他时不时地咳嗽,她说:天气暖了,就好了。他现在确实不再咳嗽了。那时他一咳,仿佛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很让听着的人揪心。

院门一响。母亲欢喜地说:“回来了。”就拉亮灯。

儿子奔进来,说:“爸!”

母亲说:“轻点声儿。”

父亲说:“我没睡着。”

儿子急切地走到父亲床前,说:“爸,你瞧,10块。”

父亲一下睁开眼。接过还温热的纸币,那是儿子的体温,纸币似乎没了骨干,很柔软。父亲顺手又往炉子里丢。

儿子急了,挡在炉子前边,说:“爸!”

父亲缩回了枯手,看着儿子脸颊上已干了的泥汗痕迹,凹陷的眼睛放射出微光,他艰难地说:“儿……我放心了。”

当晚,父亲咽了气。

【小题1】父亲为什么要让儿子外出挣10块钱?又为什么两次把儿子给他的10元钱往炉子里丢?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崭新的”这个词在文中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仔细品味,发现这个词在内容和情节上都很有深意,你能品出来吗?
【小题3】请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面语句的理解。
①他就躺在院中央的梨树阴里望天,一堆一堆的白云滑过,像春天河流里的破碎的冰块。不知不觉,他睡着了。他醒来已经晒着太阳,树阴移了位置。
②父亲缩回了枯手,看着儿子脸颊上已干了的泥汗痕迹,凹陷的眼睛放射出微光,他艰难地说:“儿……我放心了。”
【小题4】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结合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下列句式写两句话。
句式:“只要……就一定能……”
句子⑴:     
句子⑵:     
10.
阅读下面议论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选自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小题1】这几段文字,作者针对错误论点而提出的论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
【小题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一句中“脂粉”“筋骨和脊梁”分别指什么?(2分)

4.名著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名著,完成后面题目。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小题1】文段选自   (作品名),其作者是 。语段中的“我”是    
“这种疾病”是指 。(2分)
【小题2】在该部名著序中,作者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2分)

5.作文(共1题)

12.
写作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吉姆·罗恩总喜欢向周围人传授一条简单但又非常实用的方法——向蚂蚁学习,因为它们有四部关于成功的哲学。
第一部:   。蚂蚁从不天真地认为夏天会永远持续下去,所以即使在盛夏,蚂蚁也积极地为自己储备冬天的食物。
第二部:   。如果蚂蚁在行进时遇到阻碍,它们就会开始寻找另一条路线,且从不放弃,直到它们找到一条新的路线,奔向想去的地方。
第三部:   。蚂蚁在整个夏天会为冬天准备多少食物呢?答案是: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储备尽可能多的食物。
第四部:   。整个冬天,蚂蚁都在提醒自己:“冬天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很快就能到外面去。”于是,蚂蚁永远会在气温变暖的那一天出去。
这就是伟大的蚂蚁哲学的全部: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②如果你写记叙文,应做到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详略得当,恰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鼓励写出性格丰满、形象鲜明的人物,不少于600字;如果你写议论文,应做到论点明确鲜明、论据典型充分,论证严密有力,不少于5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