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861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3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二战中法西斯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2.
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加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吗?
B.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大会。
C.我问那个卖水果的人:“应该给您多少钱?叔叔。”
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
下列语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坚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6.
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
B.邓稼先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追授“两  弹一星”功勋奖章。
C.杨振宁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7.

有这样一幅广告画面:过节了,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可是电话传来的都是儿女不回家的消息。失望的母亲面对丰盛的晚餐,倍感孤独和无奈。这则公益广告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孝敬父母,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                           ②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③子女孝顺父母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④子女已成家立业,不再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字词书写(共1题)

8.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péng pài(____)(____)  gèn(____)古    锲而不舍(____)   
懊悔(____)   喧嚣(____) 炽痛(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患盗论
刘 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 ”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盗可除乎(__________)
②衣食不足(__________)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入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小题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又起。
【小题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小题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名著阅读(共1题)

11.
《朝花夕拾》中描写寿镜吾老先生的文章是(___________)。
《朝花夕拾 》中描写的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朋友是(_________)。

6.课内阅读(共1题)

12.

   阅读《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卿今涂掌事 ②但涉猎
B.①蒙辞军中多务 ②自为大有所益
C.①往事耳 ②大兄何事之晚乎
【小题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小题4】孙权劝吕蒙学习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3.
也许,有的承诺是你发自肺腑的心声,有的承诺是你一时激情的冲动;也许,有的承诺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诺你深埋心底,从未说出。但只要是承诺,都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
请你以“______________的承诺”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