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8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6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涉事4S店展厅大门已经被塑料布遮挡,门上贴有“线路抢修中”,不少保安正在大门前维持秩序。
B.我们要深刻吸取掌握、报告情况信息不准确的教训,在改革脱困过程中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坦诚与广大职工交流企业困难情况,交流脱困发展的各项举措,尊重职工合理诉求,减少误解,增强共识。
C.也有网友表示,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容小觑,有的学生一天在学校花几十上百元是常见的现象“毫无压力”。
D.2011年3月9日,至少30余名“藏独”分子试图冲进中国驻印度使馆内,被当地警方拘捕并拦截。
2.
北京市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已进入第 12 年,学校为古琴、昆曲、木偶戏、评书四个文艺 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机巧,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C. ①昆曲C.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D.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薄薄书页间是千年文化的浓缩和 jī diàn(____),浓浓墨香中承载. (A.zài B.zǎi) (____)着历史的厚重与古朴。感动书香,可以使迷蒙的人生 huò rán kāi lǎng(____);寻觅智慧,能够令庸碌的岁月放射出耀眼光芒。多少次明月乍起,红日初升,都那样自然纯净,毫不矫饰,在似水的流年中,书香伴我们成长。蓦然回首,我们已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将用青春唱出嘹亮的歌。

3.诗歌鉴赏(共1题)

4.
比较阅读
出塞作①
王 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③,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④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⑤。
【注】:①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 使出塞宣慰,这首诗就写于此时。②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③乘障:登城守 卫。④玉靶:镶玉的剑柄,借指宝剑。⑤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代指崔希逸。
这首诗第三联与唐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第二联对战争的描写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
附: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文言文阅读
(1)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幼传家业,六岁能属诗,十三而孤,邈过庭之训,长遂博览 群书,不事章句之学,而爱奇尚异,深沉有远识。建平王刘景素闻风而悦,待以布衣之礼。 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而宋 末多阻,宗室有忧生之难,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以求一旦之幸;淹尝从容晓谏,言人事之 成败,每曰:“殿下不求宗庙之安,如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栖露宿于姑苏之台矣。”王遂不悟,乃凭怒而黜之,为建吴兴令,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 路之远矣。山中无事,专与道书为偶,乃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
(2)俄皇帝始有大功于四海,闻而访召之,为尚书驾部郎、骠骑竟陵公参军事。当沈攸之 起兵西楚也,人怀危惧,高帝尝顾而问之,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如何?”淹对曰:“昔 项强而刘弱,袁众而曹寡,羽号令诸侯,竟受一剑之辱,绍跨蹑四州,终为奔北之虏,此所 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焉?”帝曰:“闻此言者多矣,其试为我言之。”淹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奉天子而伐逆叛,五胜也。攸之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有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解体,三败也。缙绅不怀,四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故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帝笑曰:“君 谈过矣。”受禅之后,又为驃骑豫章王记室参军、镇东或令,参掌诏册,并典国史,既非雅 好,辞不获命。寻迁正员散骑侍郎、中书侍郎。
(3)淹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小题1】【小题2】【小题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节选自江淹《自序传》))
故 自 少 及 长 未 尝 著 书 惟 集 十 卷 谓 如 此 足 矣。
【小题4】【小题5】【小题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
【小题7】【小题8】【小题9】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待以布衣之礼   以求一旦之幸
B.遂诬淹以受金者   王遂不悟
C.其试为我言之   而终为我获焉
D.不事章句之学   竟受一剑之辱
【小题10】【小题11】【小题12】根据第(2)段内容,简析江淹对战争取胜的看法。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二)文学作品阅读
悲惨命运
【英国】威·毛姆
(1)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艰难的事。时间一分 接一分地过去,到了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的时候了,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 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哩!”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 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2)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梅尔帕梅纽斯·琼斯先生的 遭遇了,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 愿失礼。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他去他的一个朋友家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 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我……”
(3)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琼斯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
(4)琼斯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待一会儿。”
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身来。
(5)“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6)“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哩……”
(7)“呃,是可以的,”琼斯说,“假如……”
(8)“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丈夫会很高兴的。”
(9)“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坐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茶水,怪难受的。
(10)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席间琼斯从头到尾都坐在那儿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
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琼斯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郁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 呆脑。
(11)吃完饭之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就拿出照片来给他看。她把家里珍 藏的所有照片全都拿了出来,总共有好多哩。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琼斯已看了七十一张照 片,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琼斯站了起来:“现在我得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12)“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哩,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13)“没什么事。”他承认,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然后苦笑了下。
(14)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家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琼斯先生的帽
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琼斯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琼斯一起抽烟和聊天。 琼斯时时刻刻都想果断地离去,可就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琼斯了,就用反话挖苦 说:“琼斯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琼斯误解了他的本意,竟热 泪盈眶地向他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把他安顿在一间空房里,内心却在狠狠地诅咒他。
(15)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去了,留下琼斯和在家的宝贝儿子玩。琼斯这 一天一直在琢磨要离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去,发现琼斯居然还在家里, 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琼斯支走,于是就说,我认为该向琼斯先生收房租和伙食 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 食宿费。
(16)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终于垮了。他发烧可真厉害,根本就神志 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会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道:“呃,我想……” 紧接着又倒回到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过一会儿,他又会跳起来, 大叫道:“再来一杯茶,再拿些照片来!哈!”
(17)最后,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在他假期的最后一天,他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 之际,他坐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小题1】第(15)段中,琼斯为什么会“目瞪口呆”?结合上下文作简要说明。
【小题2】如果说琼斯一次次告辞失败是故事的“明线”,那么,请指出小说的“暗线”,并按时间 次序概括其发展变化过程。
【小题3】你认为造成琼斯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小题4】有评论说此小说情节“既夸张荒诞又真实可信”,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
非文学作品阅读
阿列克谢耶维奇:我看遍了他人的痛苦
思郁
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 1997 年出版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通过采访那些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的幸存者、清理人、已逝者的家人,还有那些参与到救援事故中不同职业的人群的声音辑录而成。
我们会注意到受访者说话的时候,只有一个声音,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声音始终没有出现。 她隐居在了幕后,成为了一个纯粹的记录者和倾听者。正是这种看似客观的记录者身份让她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文学是一种创作,而且大多数时候是种充满了 想象力和虚构能力的写作。如果作家只是记录倾听到的声音,是否可以借用巴特的那个术语 来说,作者已死?要知道,阿列克谢耶维奇从第一本书《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开始,就有 意识地采用了这种口述记录,整理成篇的方式写作。她自己称这种创造是一种“文献文学”, 肇始于纪实文学的本体,但是与纪实文学的写作之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一直都是报社的记者,但写作那种体制内的高大全 的新闻并非她的志向所在。当她开始接触到纪实文学之后,她发现了这其中的奥秘。记者的 采访手记中有很多部分,囿于审查制度或者各种偏见的缘由,不得不被舍弃了。但是这些被
舍弃的记录与发表出的新闻相比有着更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历史学家舍弃的地方,恰恰成为阿列克谢耶奇创作的起点,因为正如她坚信的“一切
都可能成为文学”。如果我们无法确认回忆的真实性,这样的材料何尝不是文学创作呢?它 不具备历史意义,并不代表它不具备文学意义。回忆的变形,记忆的不准确,时间酝酿过程 当中的下意识对回忆的加工,都是文学的雏形。在第一本书的整理和写作中,阿列克谢耶奇 曾经总结自己的经验说,故事就在大街小巷里,就在芸芸众生里:“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 一段故事。这个人有半页纸,那人有两三页纸,让我们一起来写一本时间的书。每个人都大 声说出自己的真相和噩梦的阴影。我需要听到这一切,与这一切融合,成为这一切,同时也 不失去自己。我要把街头巷议与文学语言结合起来,而复杂性恰恰在于我们以今天的语言讲 述过去。”
从《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到《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时间跨度从 1985 年到 1997 年的十几年间,内容从访谈二战卫国战争中的女兵到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幸存者,中间还间隔 了两场战争——关于被遗忘的儿童的战争《我还是想你,妈妈》和描述阿富汗战争的《锌皮 娃娃兵》。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阿列克谢耶维奇才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那就是倾 听别人的声音,倾听别人的苦难,见证那些沉默者的历史,帮助他们寻找属于自己的历史记 忆。要知道她的第一本书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声音还是存在的,她在带助她们回忆,与她 们的灵魂沟通,给她们必要的情感安慰。但是在《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中,她的声音已 经消失了。她在这本书中看上去真的消失了,只有那些破碎的灵魂在喃喃自语,只有那些创 伤的肉体在诉说他们对爱人和亲人的想念,只有那些再也不能愈合的伤口在声嘶力竭地喊叫。
但是倾听只不过是创作的基础,它并非是作者的全部。所有的采访当然都是值得记录的, 但成为一本书还要意味着记录的选择和筛选,声音的排序和结构的组合,素材的整理。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有这些故事服务于一个更大的主题的时候,它们的意义才能彰显出来。
她逃择了恢复这些元故事的面貌,选择了尊重这些人物的原型,选择了最为原始的文学 创作方式,这也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提到的,她设计出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通 过对人们心声仔细地组合拼接这样非凡的方法,阿列克谢耶维奇加深了我们对于整个时代的 理解”。
相关链接
①2015 年 10 月 8 日,瑞典文学院公布:2015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记者、散 文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词说:“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 气的纪念。”
(中国新闻网)
②“复调写作”:“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 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
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而恰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 一的文件之中,而相互间不发生融合。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小题1】下面说法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阿列克谢耶维奇一直都是报社的记者,但她的志向并非写作体 制内的高大全的新闻,而兴趣却在纪实文学。
B.被历史学家舍弃了的一些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文献,成为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起 点,回忆的变形,记忆的不准确,对回忆的加工,都是文学的雏形。
C.获得诺奖后,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自己就是要把街头巷议与文学 语言结合起来,而创作的复杂性恰在于以今天的语言讲述过去。
D.在《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中,读者可以听到破碎的灵魂在喃喃自语,创伤的肉体 在诉说对爱人和亲人的想念,无法愈合的伤口在声嘶力竭地喊叫。
【小题2】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献文学”是如何形成发展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小题3】作为介绍作家创作思想的评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小题4】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文学批评界有不同意见。2015 年诸贝尔文学奖颁给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理由是什么?你是否支持她获得这个荣誉?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6.语言表达(共2题)

8.
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________》(填写小说名)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 ____是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是俄国 19 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 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一个有 强烈幽默感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凡卡》、戏剧《樱 桃园》等。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七里之郭:___________    (2)人恒过:___________
(3)而待楚寇矣:___________  (4)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
(5)肉食者鄙:___________    (6)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___

7.作文(共2题)

10.
根据情境,完成微写作任务。
2017年已悄然逝去,亲爱的同学,你的 2017年可以用哪个字或词来总结呢?请写下来。
并阐述你的理解。(150 字左右)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近日,一篇以“转转凳”为第一人称的“童话体检讨书”引发热议,作者是杭州保俶塔 实验学校申花路校区四年级女生小语。上周二下午,小语在上郑老师的社团课时,把坐在前 面一个六年级男生的凳子挪开了,害得这个准备坐下的男生一屁股坐到地上。郑老师便让她 以童话形式写一份检讨书,看后觉得写得非常棒,就稍微修改了一下,发到了自己的公众号 “申花小神农”上。

(1 月 3 日澎湃新闻网) 以上事件引发你有哪些感受、思考或评析?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
(2)字数不少于 500 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