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小题3】请你说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4】请选取一个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到达,登上) |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清澈的样子) |
C.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 |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达到极点)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观” 。 |
B.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等景色,次写海面上的波澜壮阔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景象,是作者的想像。 |
D.《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 |
【小题4】请选取一个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小题2】选文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3】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什么?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小题1】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具体分析下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小题2】选文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3】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什么?
3.课内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翻译句子。
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本文写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种气氛?
【小题4】把大雪纷纷的情景比作“柳絮因风起”妙不妙?为什么?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雪日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
B.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
C.撒盐空中差可拟(也许) |
D.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
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本文写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种气氛?
【小题4】把大雪纷纷的情景比作“柳絮因风起”妙不妙?为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