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温州四中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806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8/31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五句话,排列顺序被打乱了,重排后你认为最为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事实上,几百字的文章也有好些是繁冗的,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倒有不少是简洁的。
②如果有人以为一千几百字的文章必定简洁,几十万字的长篇必定繁冗,那也是大错特错了。
③如果有人把简洁理解为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
④内容丰富,波澜壮阔,当然使用的文字要多;内容简单,讲的只是一枝一叶的事,自然使用的文字可以少。
⑤简洁与繁冗,并不是单纯以宇数多少来判断,而是要看那篇作品究竟有多少内容。
A.③①④⑤②B.③②①⑤④C.②①③⑤④D.③④⑤①②
2.

下列那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广东惠州市(  )

3.

阅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题文)美丽的力量(14分)
 张丽钧
①去年初冬在台北,正赶上“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在飘着桂花甜香气息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花博会”的主题词——“美丽的力量”。彩色动感的汉字,头上绽放着花瓣烟花,看得人心都跟着摇曳起来。
②回来翻看照片的时候,发现照了太多以这个可爱的主题词为背景的照片,才知道,自己爱上了这五个灵动多彩的汉字。
③今年春上应朋友阿芳之约,去洛阳看牡丹。当我随人潮痴痴地跌进美得让人心痛的牡丹花海时,我心里一下子跳出了在台北看到的那五个绽放着花瓣烟花的汉字——“美丽的力量”。
④如果美丽没有潜藏着巨大的力量,她怎能将千里之外的我牵引到她的身旁?在我心中,一座城市有一个意象,大连是一朵浪花,衡阳是一声雁鸣,湛江是一树夹竹桃,而洛阳,自然是一朵千年不凋的妖娆牡丹。欧阳修说:“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在洛阳,我的心思全在牡丹上,看了一个园,还想再看个园。手里的纸扇上摇着牡丹,手机的壁纸上开着牡丹。吃了一席牡丹宴,作了十首牡丹诗。抱起一个牡丹花籽枕头,就舍不得放手,甚而至于到了机场,托运了所有行李,却不肯撒手这个漂亮的枕头,搂着它,飞上万米高空。
⑤阿芳对我说:“看了洛阳牡丹,你要是动不动还穿一身黑,就叫悟性差!”我悟性不差,回来后穿衣风格大变,真真迷恋上了色彩鲜丽的服装。——美丽的力量,征服起你来不啻爱情。
⑥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痴迷地相信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知识、宗教、地位、权势、金钱……我不否认它们的力量。它们所给予心灵的救赎以及为空虚的生命注入的充盈感是这样真实地存在着,不容你忽视。但是,在这些之外,你有没有能力感觉到有一种美丽的力量”的存在呢?
⑦我曾在看一部纪录片时多次流泪。那是雅克·贝汉等人花费四年多的时间拍摄的《迁徙的鸟》。美丽的鸟,在天空排成诗行,平平仄仄地飞翔。它们相约飞越大西洋,却不期然在途中遇到暴风雨。茫茫大海上,只有一艘孤独的轮船随巨浪起伏。无助的鸟儿们误将它认成了小岛,纷纷栖落于甲板,从容地梳理起了羽毛;有一只疲惫至极的鸟,索性卧下,将头埋到翼下,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在镜头之外,我想我看见了那在暴风雨中跟踪鸟儿的人,他们的飞机,成了迁徙的鸟群中特殊的一员。鸟儿们睡了,他们也不睡,他们在耐心地等待着羽毛干透的鸟儿同朝阳一道醒来……他们是在用生命的燃烧礼赞着“美丽的力量”。
⑧看《迁徙的鸟》而不流泪的人,不配做我的朋友。
⑨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的心儿变软、骨头变硬的力量;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愿意抛却怨艾、铭记恩泽的力量;美丽的力量, 。美丽的力量,是人人心中都适宜生长的一种可爱植物。看重它,培育它,欣赏它,让它成为你爱这世界的一个重要理由。
(选自《散文》2011年第11期)
【小题1】(小题1)文章标题是“美丽的力量”,文章是通过哪几幅画面来表现的?请简要概述。(3分)
【小题2】(小题2)文中第⑼段划线处请联系上下文,续写一句话,使之上下连贯。(2分)
【小题3】(小题3)请将第⑹段划线句改为陈述句,然后比较原句与改后的句子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分)
【小题4】(小题4)结合上下文,体味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无助的鸟儿们误将它认成了小岛,纷纷栖落于甲板,从容地梳理起了羽毛;有一只疲惫至极的鸟,索性卧下,将头埋到翼下,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小题5】(小题5)“男儿有泪不轻弹”,本文第⑻划线句子却说:“看《迁徙的鸟》而不流泪的人,不配做我的朋友。”从中“你”悟到什么了没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3.名著阅读(共1题)

5.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小题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古代作品名称。(1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小题2】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3分)
直到现在,“A”才明白:当一个人年轻力壮的时候,做到坚强是比较简单而容易的事;如今,当生活像铁环似的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仍然能够坚韧不拔,那才是光荣的业绩。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这里的“A”是谁?选段所写的是什么情景?
B.选段中的“A”富有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内阅读(共1题)

6.
《与朱元思书》
[南朝·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本文特别讲究文体的形式,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对句整齐,音韵和谐,从文体上说是属于    文。(1分)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天山 (2)互相    
(3)鸢飞天者     (4)窥谷忘反    
【小题3】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题4】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5.作文(共1题)

7.
写作
“善”是一个温暖的词,它有美好、善良、和睦等意思;“善”也是一种行为,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声话语,一份包容……“善”也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治愈冷酷的心,挽救绝望的人。“善”是美,“善”是风景,我们需要“善”,“善”也在我们的身边。请以“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