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①求之不得, 。 (《关雎》)
②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 ,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⑧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⑩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
11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2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
13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14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1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花自喻,表达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善于倾听
①人际交往中,我们最怕也最无奈的就是被人误解,而我们常常也会误解别人。要不怕误解,就要学会交流,要学会交流首先就要学会倾听。
②有一位母亲非常生儿子的气,向同事诉苦说:“我实在是不了解他,因为他太不听我的话了!”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问题。
③这位母亲说“我实在是不了解他”,那“不了解”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太不听我的话了”。我们想要了解孩子,就要去听孩子说话。认真去听,就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希望什么,埋怨什么。这位母亲却反过来去做,要了解孩子,却不去听他的,而是要他听她的,她当然不会了解孩子。
④所以说,我们要了解别人,善于倾听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⑤有人说,上帝创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
⑥善于倾听对我们做什么工作都有帮助。
⑦曾有研究人员对同一批受过训练的保险推销员进行研究。因为这批推销员接受了同样的培训,业绩却差异很大。研究人员取其中业绩最好的10%和最差的10%对比,研究他们每次推销时自己开口讲多长时间。研究结果很有意思:业绩最差的那一部分,每次推销说的话累计为30分钟;而业绩最好的10%,每次累计只说12分钟。
⑧很显然,说得少,自然听得多。听得多,对顾客的各种情况、疑惑、内心想法自然了解得多,就会采取相应措施,结果业绩自然优秀。
⑨善于倾听,还能使你有好人缘。
⑩为什么?因为一般人喜欢讲,不善于听。因此,他喜欢讲,你善于听,那当然是一种绝配。
(11)美国最有影响的人生导师卡耐基,有一次到一个著名植物学家家里做客,整个晚上植物学家都津津有味地给卡耐基讲各种千奇百怪的植物。而卡耐基呢?听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像个特别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中间只是偶尔忍不住问一两句。没想到,半夜离开时,植物学家紧握着卡耐基的手,兴奋地对卡耐基说:“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谈话专家。”
(12)卡耐基一个晚上根本就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听,却获得了“最好的谈话专家”的美誉!(文/周士渊,有删改)
【小题1】本文第①段是如何引题的?请简析其作用。【小题2】请以第③段为例,简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小题3】第(11)段中两个加点的“津津有味”意思相同吗?请简要分析。
【小题4】请概括文章(11)段所用论据的特点。
【小题5】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4.名著阅读- (共1题)
他从眉山走向中原,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一生“历经八州”,在被贬黄州时,自称“闲人”。“他”是 ,“其词”特点是 。
5.语言表达- (共1题)
6.作文- (共1题)
青春岁月里,我们走过学校的教室,操场,图书馆……走过远方的高山,原野,村庄……也走过青春的懵懂,快乐,梦想……这些真实的经历使你有许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题目:走过
7.其他- (共3题)
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熏陶、浸润的过程,是通过( )、( )、( )实现的,不能指望通过“短平快”的万式立竿见影,必须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没有良好的家风是不可能的。
①潜移默化 ②言传身教 ③耳濡目染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其他:(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