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濮阳油田教育中心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787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9/5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星宿/ 宿愿    使/ 鬼使神    恰/ 锐不可
B.瓦/ 闪    寒/ 怀坦白    咨/ 盘曲嶙
C.匀/ 对    接/ 同舟共    物/ 刀耕火
D.风/ 弃    制/ 风雪途    针/ 脍人口

2.句子默写(共1题)

2.
古诗文默写。
(1)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4)中华古诗词源远流长,走进古诗苑,我们可以和陆游一起去享受“莫笑农家腊酒浑,
”的农家待客的热情;可以和韩愈一起到郊外观赏“天街小雨润如酥,_ ”的美妙春景;可以和李白一起去领略“月下飞天镜, ”的江上美景;可以和王安石一起感悟“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满怀豪情。

3.对比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
B.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C.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盖:大概。
D.余强饮三大而别。白:酒杯。
【小题2】(小题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3】(甲)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一句即可),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小题4】(甲)(乙)两文都是写景之作,前者写夜晚在寺院中所看见的雪景,后者写西湖雪景。这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其他(共1题)

4.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主持,康震、蒙曼、王立群、郦波等学者担任评点嘉宾的《中国诗词大会》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其基本宗旨是“ ”,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对诗歌的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①品生活之美
②寻文化基因
③赏中华诗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对比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