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文阅读- (共1题)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小题1】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小题2】按相应要求从选文中选取例句,加以赏析。
⑴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的妙用)
⑵修辞手法运用。
【小题3】本文选自名著《 》,在这部书中,鲁迅还提到了一位恩师,他是谁?在哪篇文章中出现过?
2.对比阅读- (共1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是岁①十月之望②,步自雪堂③,将归于临皋④。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⑤。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⑥!”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⑦安所⑧得酒乎?”归而谋诸妇⑨。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注释)①是岁:这一年,指宋神宗元丰五年。②望:阴历每月十五日。③雪堂:苏轼在黄州时建造的自住厅堂。④临皋:亭名。⑤黄泥之坂:即“黄泥坂”,山坡名。⑥如此良夜何:如何度过这个良夜?⑦顾:但是。⑧安所:从什么地方。⑨谋诸妇:和妻子商量这件事。【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 ⑵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
⑵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小题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状如松江之鲈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 |
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东皋薄暮望 |
C.是岁十月之望 日暮乡关何处是 |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微颔之 |
-
【1】题量占比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