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西林县民族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651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20/1/4

1.选择题(共1题)

1.
下面一段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____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①④②B.④③①②C.④②③①D.③④②①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
B.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飘泊情思。
C.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做了铺垫。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在春夏之交,作者停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小题2】请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3.对比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谢太博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yù)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注释):①清称:有清高的名称。②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③府君,李元礼曾任渔阳太守,故称“府君。”④仆,对自己的谦称。⑤伯阳,即老子,姓李。⑥师资之尊,指礼尊对方为师的敬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⑦奕(yì)世,累世,世世代代。⑧了了,聪明、懂事。⑨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俄雪骤     相委
B.左将军王凝妻也 下车引
C.诣门皆俊才 知之不如好之者
D.是仆与君奕世通好也  人谋而不忠乎
【小题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均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创作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是“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C.(甲)文中的“儿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乙)文中的“仲尼”,是孔子的字。
D.成语“小时了了”出自(乙)文,喻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两文都通过语言刻画人物。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和睦融洽、轻松快乐的家庭气氛。
B.(乙)文中“孔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言外之意是陈韪现在很一般,是个庸才。
C.(甲)文结尾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含作者的赞赏之意,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D.(甲)文中兄子、兄女两人对雪景的不同描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用法; (乙)孔文举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