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贤思齐。
A.王明学习向来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B.李海做事也很认真,许多具体而微的细节也会反复推敲,直到弄懂。 |
C.马俊自从上次考试跌过跟头之后,他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 |
D.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海、王明、马俊三位同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见 |
2.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安全讲座,他了解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
B.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
C.西藏地区不发达的原因是地理位置导致的。 |
D.如何防止驻伊美军不再遭受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小题2】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小题3】文中有些词语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2分)
【小题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2分)
【小题5】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文最后一则的意思。(2分)
【小题6】从这六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小题2】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小题3】文中有些词语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2分)
【小题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2分)
【小题5】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文最后一则的意思。(2分)
【小题6】从这六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