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1.
下列单句中“贝聿铭”作主语的一项是( ) (2分)
A.我们仰望杰出建筑师贝聿铭。 |
B.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 |
C.贝聿铭获得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 |
D.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心中。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1.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小题。(13分)
青 春
塞缪尔·厄尔曼
①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
②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20岁的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③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④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好奇之冲动,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你我心中都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会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⑤一旦天线落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20,实则垂垂老矣;然而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即使80高龄,行将告别尘寰,你也会觉得年轻依旧,希望永存。
【小题1】本文第①段中“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属于下列复句的( )项。 (2分)
【小题2】(小题2)本文中“花甲”是指人六十岁。那么,文化常识中“ 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分)
【小题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分)
【小题4】下列语言特色符合本文的一项是( ) (2分)
【小题5】(小题5)文末是作者对我们的希望,更是对我们的告诫,请写出你的理解。 (4分)
青 春
塞缪尔·厄尔曼
①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
②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20岁的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③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④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好奇之冲动,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你我心中都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会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⑤一旦天线落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20,实则垂垂老矣;然而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即使80高龄,行将告别尘寰,你也会觉得年轻依旧,希望永存。
【小题1】本文第①段中“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属于下列复句的( )项。 (2分)
A.并列复句 | B.假设复句 | C.条件复句 | D.因果复句 |
【小题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分)
【小题4】下列语言特色符合本文的一项是( ) (2分)
A.朴实无华,不加雕饰 | B.委婉含蓄,小巧静谧 |
C.凝练诗化,旋律高亢激越 | D.诙谐幽默,口语化 |
12.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小题。(8分)
龙生九子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
①玉兔辞岁,腾龙降世。在中国,历朝皇帝被封为“龙”,而中华儿女称自己为龙的传人。2012年,中华儿女迎来了21世纪的第一个龙年。历代关于龙的形象,依其含义: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于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载体之上,其身份一通天神兽为主;另一类广泛出现于实用器皿、建筑上,其身份以吉祥瑞兽为主,比如北京市北海公园的九龙壁等。
②中国古代有龙生九子的传说,这九子各有个性和兴趣爱好。明代学者李东阳在《记龙生九子》一文中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造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造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造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造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造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造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造像;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造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造像。”
③龙的这九个儿子有好音乐的、好行文的、好诉讼的、好冒险的、好负重的、好动的、好静的,还有好打架的,等等。这个被中国人尊为神圣的龙,并不要求儿子像自己一样成龙,而是任由其自由发展,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发展,各行其是,这是多么宽容的博大胸怀。
④龙生九子虽然只是一则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并附会在中国人无比崇拜的龙的身上,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映。
【小题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和 。 (2分)
【小题2】第②段中“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造像”中“其”字是指“九子”中的 。 (2分)
【小题3】阅读第③段,请写出本文题目的含义。 (4分)
龙生九子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
①玉兔辞岁,腾龙降世。在中国,历朝皇帝被封为“龙”,而中华儿女称自己为龙的传人。2012年,中华儿女迎来了21世纪的第一个龙年。历代关于龙的形象,依其含义: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于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载体之上,其身份一通天神兽为主;另一类广泛出现于实用器皿、建筑上,其身份以吉祥瑞兽为主,比如北京市北海公园的九龙壁等。
②中国古代有龙生九子的传说,这九子各有个性和兴趣爱好。明代学者李东阳在《记龙生九子》一文中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造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造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造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造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造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造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造像;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造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造像。”
③龙的这九个儿子有好音乐的、好行文的、好诉讼的、好冒险的、好负重的、好动的、好静的,还有好打架的,等等。这个被中国人尊为神圣的龙,并不要求儿子像自己一样成龙,而是任由其自由发展,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发展,各行其是,这是多么宽容的博大胸怀。
④龙生九子虽然只是一则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并附会在中国人无比崇拜的龙的身上,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映。
【小题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和 。 (2分)
【小题2】第②段中“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造像”中“其”字是指“九子”中的 。 (2分)
【小题3】阅读第③段,请写出本文题目的含义。 (4分)
3.课内阅读- (共1题)
13.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题1】给下面划线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不亦说乎( ) 温故而知新( )
【小题3】下列划线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题5】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题1】给下面划线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不亦说乎( ) 温故而知新( )
【小题3】下列划线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 B.可以一战 C可以调素琴 | C.皆以美于徐公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题5】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
4.语言表达- (共1题)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课内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