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59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20/1/5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小题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作者回忆重阳节在长安登高的情景。
B.“无人送酒来”化用了有关陶渊明的典故。
C.第三句诗人联想到沦陷的都城中的菊花。
D.诗歌流露出诗人惆怅、凄凉、难以言表的思绪。
【小题2】诗中的“故园菊”负载了哪些意义?请简要分析。

2.对比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选自《学而》)

(乙)卓恕为人笃信,言不宿诺。从建业还家,辞诸葛恪,恪问何当复来,恕对“某 (选自《学而》)日”。是日,恪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恕至。宾客皆曰:“会稽、建业相去千里,岂得期?”已而恕至,一座尽惊。

(选自《会稽典录》)

(注)①卓恕:三国时期吴国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人)。②宿诺:未及时兑现的诺言。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诸葛恪(ke):三国时吴国人,曾任吴国太傅。⑤须:等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吾三省吾身   日___________    (2)不习乎 传___________
(3)日,恪为主人  是___________    (4)已而恕至___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会稽、建业相去千里,岂得期?
【小题3】(1)甲文中哪句话对应乙文中卓恕的品质?
(2)甲、乙两文都阐述了一个共同道理,请简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