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徘徊(pái huí)霎时(shà)整宿(xiǔ)枯涸(hé) |
B.荫蔽(yīn bì)黄晕(yùn)停滞(zhì)澹澹(dàn) |
C.蹲下(zūn)竦峙(sǒng shì)曲肱(gōng)薄饼(bò) |
D.憔悴(qiáoCùi )攲斜(qī)狡黠(jí)贮蓄(chǔ)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不能自作主张把这本书送给别人。 |
B.学生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应该常常请教老师。 |
C.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
D.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志们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
B.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
C.同学们希望他来,他居然来了。 |
D.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
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C.“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
D.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
5.
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
7.
下面的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宋代著名戏曲作家。 |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朱自清,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C.《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 |
D.《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当代作家。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理解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 省:
(3)人不堪其忧 堪:__________
(4)不亦说乎? 说: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题4】谈谈你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理解。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 省:
(3)人不堪其忧 堪:__________
(4)不亦说乎? 说: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 为人谋不忠乎 |
B.人不知而不愠 博学而笃志 |
C.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 |
D.公大笑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题4】谈谈你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理解。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
(1)
①不必说______的菜畦,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_______的黄蜂伏在菜花上,_______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去了。②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
(2)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小题1】请用//在选文第一段上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小题2】按课文内容在第一段的空缺处填上修饰性的词语。
【小题3】文段第一段中划线的两个“这里”,具体指代什么?
【小题4】文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小题5】第二段中的画横线的动词,请分析这些动词的作用。
【小题6】“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7】选文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捕鸟的?
【小题8】用简洁语言分别概括第二段文字写了冬天百草园里的哪些趣事?
(1)
①不必说______的菜畦,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_______的黄蜂伏在菜花上,_______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去了。②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
(2)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小题1】请用//在选文第一段上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小题2】按课文内容在第一段的空缺处填上修饰性的词语。
【小题3】文段第一段中划线的两个“这里”,具体指代什么?
【小题4】文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小题5】第二段中的画横线的动词,请分析这些动词的作用。
【小题6】“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7】选文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捕鸟的?
【小题8】用简洁语言分别概括第二段文字写了冬天百草园里的哪些趣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