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8题)
1.
现有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20g/cm3),将其稀释成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密度为1.10g/cm3)的标签如图所示,问要得到2瓶生理盐水需要该氯化钠溶液多少毫升____?需加水多少毫升____?

2.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他们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3)同学们量取水的体积如图所示,若其他的操作都正确,则结果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3)同学们量取水的体积如图所示,若其他的操作都正确,则结果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3.
粗盐中含有许多不溶于水的杂质,小科用以下装置去除此类杂质,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实验正确的步骤为___________ (填序号)。
(2)b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 。
(3)a步骤中正确的操作是在___________ 时候停止加热。

(1)实验正确的步骤为
(2)b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3)a步骤中正确的操作是在
4.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___ g。
(2)某同学欲将20℃时300g 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
温度/℃ | 10 | 20 | 30 | |
溶解度/g | 甲 | 15 | 25 | 50 |
乙 | 15 | 20 | 30 |
(1)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
(2)某同学欲将20℃时300g 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5.
小科妈妈从网上买回一块软玉,小科想知道该玉石真假,他从网上查的软玉密度一般在2.90 g/cm3到3.00 g/cm3之间,他从学校实验室借来一个弹簧测力计,先测得其重力为6.2 N,然后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水中(如图所示),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2N,请问该玉石是否为软玉?

6.
如图甲所示,一小木块漂浮在90℃下一定量的饱和蔗糖溶液中,此时小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将装置放置在室温20℃的房间里,若此过程中木块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请在图乙中画出小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并进行分析说明。(温馨提示:1.溶液的密度和溶液的浓度有关,蔗糖溶液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
如图所示将皮碗压向水平的天花板,挤出皮碗下的全部空气,皮碗象吸盘一样“平贴”在天花板上,皮碗的吸附面积为100cm2,皮碗中心引出的细线可以悬挂一个物体在空中。要想吸盘不脱落,所挂物体的质量最多不得超过多少千克?(不计细线和皮碗质量,大气压取1.0×105Pa,);

8.
一气象观测站在B地一天中测得以下几个时间段的气温,请回答问题:
(1)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则可预测A地最低气温为 。
(2)C地和D 地相比, 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 ,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时间 | 0时 | 2时 | 4时 | 6时 | 8时 | 10时 | 12时 | 14时 | 16时 | 18时 | 20时 | 22时 |
温度/℃ | 12.2 | 10.4 | 9.4 | 11.1 | 12.0 | 17.6 | 18.5 | 21.4 | 20.5 | 18.1 | 14.4 | 13.9 |
(1)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则可预测A地最低气温为 。
(2)C地和D 地相比, 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 ,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2.选择题- (共14题)
9.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是否漏气。当缓慢向内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如图)不漏气,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10.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以下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加导电性 |
B.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负极 |
C.a与b管内的气体质量比为2:1 |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证b管中的气体 |
11.
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
C.溶质的质量增加 |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
15.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760mm汞柱) |
C.高压区中心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常形成阴雨天气 |
D.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
16.
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右图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18.
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球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其自身重力 |
B.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
C.C球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其自身重力 |
D.B球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其自身重力 |
19.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处于悬浮状态的潜水艇模型,注射器内为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进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
C.实验要成功必须保证装置不漏气 |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
3.填空题- (共7题)
24.
如表是氯化钠、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___________ 。
(2)50℃时,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___ 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适宜采取__________ 的方法。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氯化钠的溶解度/g | 35.8 | 36.0 | 36.63 | 36.6 | 37.0 | 37.3 |
硝酸钾的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1)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
(2)50℃时,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适宜采取
25.
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26.
许多轮船都有排水量的标记,“青岛号”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t,此时舰船所受的浮力是 N(g=10N/kg)。若该船从大海驶入内河,船受到的浮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由于河水密度比海水密度小,因此轮船要 (选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8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