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1)这5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克,其中含溶质硫酸________克。
(2)他将这50毫升浓硫酸与200克水均匀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实验室要配制630克溶质质量分数28%的稀硫酸,则需要这瓶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克?____

(1)这5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克,其中含溶质硫酸________克。
(2)他将这50毫升浓硫酸与200克水均匀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实验室要配制630克溶质质量分数28%的稀硫酸,则需要这瓶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克?____
2.
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____
(2)物体的体积;____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____
(1)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____
(2)物体的体积;____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____
3.
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0g,烧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

(1)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有多大?______________
(2)此时台秤的示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_
(3)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多大?______________

(1)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有多大?______________
(2)此时台秤的示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_
(3)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多大?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21题)
5.
在70℃时,73克氯化铵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铵23克,则70℃时氯化铵溶解度S的计算式错误的是( )
A.S/100=23/(73-23) | B.S/(100+S)=23/73 |
C.23/(73-23)´100 | D.S/100=23/73 |
6.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3℃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
B.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 |
C.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
D.t3℃时,50g水中加入30g的甲可得到80g甲溶液 |
7.
在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在50克水中加入15克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
A.m液:m质=13:3 | B.m液:m质=10:7 |
C.m剂:m质=10:3 | D.m剂:m质=5:1 |
8.
20℃时,甲、乙两烧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别为500克和600克,在下列条件下析出晶体质量相同的是( )
A.20℃时,甲、乙两杯都蒸发掉100g水 | B.甲杯蒸发掉50g水,乙杯蒸发掉60g |
C.甲杯蒸发掉60g水,乙杯蒸发掉50g | D.甲、乙两杯都降温到10℃ |
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 |
B.溶液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
C.浓溶液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都是溶液 |
D.温度会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搅拌不会增大固体溶解度 |
10.
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
11.
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B.实验中接通的是直流电源 |
C.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1 |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15.
把重10N、体积为1.1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10N/kg)( )
A.物体漂浮,浮力为10N | B.物体悬浮,浮力为9N |
C.物体漂浮,浮力为9N | D.物体沉底,浮力为10N |
16.
小船和密度为0.5g/m3的木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木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你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A.船身上浮一些,水面下降 | B.船身上浮一些,水面不变 |
C.船身下降一些,水面上升 | D.船身下降一些,水面不变 |
18.
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F丙 |
B.F甲>F乙>F丙 |
C.F甲>F丙>F乙 |
D.F甲=F乙=F丙 |
19.
如图甲所示,立方体木块下端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直到装满容器.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拉力F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象是( )


A.![]() | B.![]() |
C.![]() | D.![]() |
20.
小浩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相同容器中(容器均放在水平桌面),静止时,密度计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两只密度计上端恰好相平.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较大 |
B.b密度计排开的液体的液体重力较大 |
C.a密度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大 |
D.两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
21.
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5N |
B.木块重力为9N |
C.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6N |
D.木块刚刚漂浮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500Pa |
22.
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好速度图像如图,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在1~3分钟,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
B.在1~3分钟,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
C.在4~6分钟,都是处于水下静止状态 |
D.在6~8分钟,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
3.填空题- (共11题)
25.
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
1食盐水 2钡餐 3.牛奶 4.血液 5.肥皂水 6.泥水 7.色拉油溶于水8.色拉油溶于汽油
1食盐水 2钡餐 3.牛奶 4.血液 5.肥皂水 6.泥水 7.色拉油溶于水8.色拉油溶于汽油
26.
如图1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

(1)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如图2示表示,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2)若收集到a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b气体大约___________ mL;
(3)请写出水电解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1)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如图2示表示,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2)若收集到a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b气体大约___________ mL;
(3)请写出水电解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7.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的关系是______ (填“并列”、“交叉”或“包含”).
(2)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的氯化钠,则20℃时,0.9%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 ______

(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的关系是______ (填“并列”、“交叉”或“包含”).
(2)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的氯化钠,则20℃时,0.9%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 ______
28.
在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
(2)得到的蒸馏水在____________中;
(3)请指出该实验中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4)水在A中由液态变为气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由气态变为液态;
(5)在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组装实验装置时,组装仪器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选填“从下到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
(2)得到的蒸馏水在____________中;
(3)请指出该实验中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4)水在A中由液态变为气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由气态变为液态;
(5)在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组装实验装置时,组装仪器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选填“从下到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9.
杭晖中学每年在开学前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处理,现医务室购买了一桶消毒剂,上标有“20升,1.1克/厘米3,20%”的字样.
问:
(1)这一桶消毒剂的溶液质量是多少____?消毒剂中含溶质质量是多少?____
(2)学校内共有房间40间,每间要用去2%的消毒液约2千克,则至少需要从桶中取出多少千克消毒液再加上多少水才能配出所需的量.____
问:
(1)这一桶消毒剂的溶液质量是多少____?消毒剂中含溶质质量是多少?____
(2)学校内共有房间40间,每间要用去2%的消毒液约2千克,则至少需要从桶中取出多少千克消毒液再加上多少水才能配出所需的量.____
30.
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___
(2)20℃,将50g硝酸钾与100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的质量是____,若将温度升高到40℃,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
(3)保持温度为20℃,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硝酸钾的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氯化钠的溶解度/g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___
(2)20℃,将50g硝酸钾与100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的质量是____,若将温度升高到40℃,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
(3)保持温度为20℃,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
31.
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____ g.
(2)图中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____.
(3)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
(4)若图中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 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5)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____ g.
(2)图中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____.
(3)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
(4)若图中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 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5)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 C.调节平衡螺母 | D.移动游码 |
32.
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其中甲、乙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两物块大小关系:ρ乙_____ρ丙,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F甲1 _______F甲2(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3.
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则圆柱体受到的重力______N,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______N,圆柱体的密度__________g/cm3

34.
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l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上、下表面分别距液面为h1和h2,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所以长方体各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1)分析图中长方体的受力情况,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
(2)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请从浮力产生原因的角度推导出这一结论。____

(1)分析图中长方体的受力情况,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
(2)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请从浮力产生原因的角度推导出这一结论。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