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检测卷带答案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432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5

1.选择题(共15题)

1.
“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下列科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
A.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天体
B.用显微镜来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
C.用高速摄像机来研究运动极快、肉眼无法辨清的运动过程
D.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
2.
要学好科学,需认真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们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B.BC.CD.D
3.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4.
小磊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A.2.38厘米B.2.227厘米C.2.2267厘米D.2.23厘米
5.
要测量 1 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0 枚 l 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10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6.
一支已测过体内温度但没有甩的体温计,读数是 37.5℃,用此体温计再去连续测两个病人的体温。如果这两人的实际体温为 36.8℃和 38.6℃,那么在测量时,体温计上的读数分别为
A.37.5℃和 38.6℃B.36.8℃和 38.6℃
C.36.8℃和 37.5℃D.37.5℃和 37.5℃
7.
小明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最小刻度是l 毫米,长度是 20 厘米的学生用尺
B.最小刻度是l 厘米,长度是 15 米的皮卷尺
C.最小刻度是 1 毫米,长度是 2 米的钢卷尺
D.最小刻度是 l 厘米,长度是 1 米的米尺
8.
量液体时,将量筒放好后,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等于 15mLB.大于 15mLC.小于 15mLD.无法确定
9.
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凡提,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凡提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这则故事说明了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B.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C.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D.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10.
单位换算是我们学习科学测量时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5.6m=5.6m×100cm=560cmB.56cm=56× 1/100m=0.56m
C.560mm=560× 1/100=0.560mD.56dm=56dm× 1/10m=5.6m
11.
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 0℃时水银柱长 5 厘米;在 100℃时水银柱长 25 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 12 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B.35℃C.48℃D.60℃
12.
用同一支温度计测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两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13.
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 C 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 C 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 毫升)
14 滴
18 滴
15 滴
11 滴
 
据表可知维生素 C 含量最少的蔬菜是
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
14.
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
A.时间单位B.质量单位C.长度单位D.温度单位
15.
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雨后彩虹B.火山爆发C.人工降雨D.候鸟迁徙

2.填空题(共5题)

16.
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________℃。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________B处(填“<”、“=”或“>”).
(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________。
17.
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厘米。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
18.
如甲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如乙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用10mL的量筒量取液体如图丙所示,所测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 
19.
有一个 T 形工件,如图所示。 根据我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小于下面一竖(cd)的高度。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观察判断,你用什么仪器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______。检验结果是:_____。从以上的经历中, 你能悟出什么道理?_________。
20.
下列仪器中,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烧杯    b.滴管    c.酒精灯   d.试管 e.药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