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如图是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______。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3m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_______(g取10N/kg)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准,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______。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3m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_______(g取10N/kg)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准,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4题)
4.
下列关于植物的向性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向性大多是生长性运动,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 |
B.植物的向性是指在单向的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
C.植物的向性就是植物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 |
D.植物的向性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
7.
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A.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8.
要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试管、玻璃棒 |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
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
11.
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点A对应的硫酸锌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C.点B对应的硫酸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 |
D.4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为41g |
12.
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
B.p甲>p乙,F甲=F乙 |
C.p甲=p乙,F甲<F乙 |
D.p甲=p乙,F甲>F乙 |
13.
屋顶的面积很大,大气对屋顶有很大压力,但没把房屋压垮,这是因为()
A.房屋有坚固的横梁 |
B.房顶的面积大,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压力产生的效果小了 |
C.屋顶四周有坚固的墙支撑着 |
D.屋内空气对屋顶也有同样大的大气压力 |
14.
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先下沉然后上浮 |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
C.先上浮然后下沉 |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
15.
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ρ=0.5×103kg/m3,容器底部面积为200cm2,g = 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中液体密度为0.8×103kg/m3 |
B.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不断减小 |
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20g |
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3cm |
3.填空题- (共12题)
18.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 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 (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19.
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
(1)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钾 g;
(2)90℃时,100g饱和氯化钾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 100g(选填“>”或“<”或“=”);
(3)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属于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54.0 | 56.7 |
(1)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钾 g;
(2)90℃时,100g饱和氯化钾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 100g(选填“>”或“<”或“=”);
(3)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属于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22.
中国轮船在从海南省三亚市出发热带海域航行,轮船满载时船与货物的总质量为7.5×106kg,则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海水的体积为分别是多少?(海水的密度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g=10N/kg)

23.
爱好科技的小刚自己制作了一条小木船,船上带有金属船锚,船舷上表明了三种情况的排水量。水的密度为ρ水
(1)将锚放在船舱里,当船静止在水槽中时观察对应的排水量为m1;
(2)用细线拴住船锚,悬挂在船下方的水中且完全浸没,观察对应的排水量为m2,此时水槽中的水面将_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把细线放得更长些,直至线松了,锚沉在盆底,记下此时对应的排水量为m3于是利用这些排水量测出了船锚的密度,则锚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
(1)将锚放在船舱里,当船静止在水槽中时观察对应的排水量为m1;
(2)用细线拴住船锚,悬挂在船下方的水中且完全浸没,观察对应的排水量为m2,此时水槽中的水面将_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把细线放得更长些,直至线松了,锚沉在盆底,记下此时对应的排水量为m3于是利用这些排水量测出了船锚的密度,则锚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
24.
在实验室,小科分别用甲盐的晶体配制了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的溶液和30%的B溶液,但忘了帖标签,请你运用两种不同的科学原理,分别设计两个简单实验来判别这两瓶溶液,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和明确的判断依据,有下列仪器、物品供选择,量筒、天平、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漏斗、玻璃棒、滤纸、温度计、新鲜萝卜、甲盐的晶体、弹簧测力计,(实验室的室温为30℃,30℃甲盐的溶解度为50g)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别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别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别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别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25.
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28.
据报道,某地曾经发生过天空中下“鱼”的奇观,实际上这是龙卷风的杰作.当龙卷风经过湖面时,其气旋中心速度很________,压强很_________,将湖中的水和鱼一起“吸”向空中,水和鱼随龙卷风运动到别处落下,形成奇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