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人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_____ 。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__________ 。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_____ 。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_____ 。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__________ 。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_____ 。
2.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③再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________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_______b%(选填“>”“=”或“<”)。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③再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________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_______b%(选填“>”“=”或“<”)。
3.
工业合成氨的相关反应式为:N2+3H2
2NH3
(1)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______。
(2)当前,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吨H2会同时产生5.5吨CO2。有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不生成CO2的新方法来制取原料气H2。若需要合成8.5万吨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H2可以减少排放多少万吨CO2?______

(1)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______。
(2)当前,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吨H2会同时产生5.5吨CO2。有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不生成CO2的新方法来制取原料气H2。若需要合成8.5万吨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H2可以减少排放多少万吨CO2?______
4.
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_____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_____。(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_____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_____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_____。(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_____
5.
水葫芦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水生植物。某地因水葫芦疯长成灾,采用机械捕捞、利用天敌生物、植物病原体与化学除草剂进行综合防治外,还大力发展水葫芦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

(1)该地的生态系统中,引入专食水葫芦的动物——水刮芦象甲,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主要是增加了_____
(2)化学除草剂能有效防治水葫芦的蔓延。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某除草剂溶液千克,若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入______千克水。
(3)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取乙醇,并利用如图甲所示乙醇燃料电池(模式图)发电,可实现水葫芦的深度利用。请在图甲中a、b电极处标出这个电池的正负极,并写出该电池发电过程中的能量变化。______
(4)如图是该地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扇形图,如果在此区域大力推广以作物为原料制取乙醇,以乙醇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请预测未来几年该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______

(1)该地的生态系统中,引入专食水葫芦的动物——水刮芦象甲,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主要是增加了_____
(2)化学除草剂能有效防治水葫芦的蔓延。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某除草剂溶液千克,若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入______千克水。
(3)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取乙醇,并利用如图甲所示乙醇燃料电池(模式图)发电,可实现水葫芦的深度利用。请在图甲中a、b电极处标出这个电池的正负极,并写出该电池发电过程中的能量变化。______
(4)如图是该地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扇形图,如果在此区域大力推广以作物为原料制取乙醇,以乙醇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请预测未来几年该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______

2.选择题- (共20题)
6.
黑箱是指科学研究中一类内部结构无法打开或无法清楚展示和认识的系统。如图所示,通过对黑箱“输入”“输出”的信息,推理出黑箱内部情况的方法称为黑箱法。下列操作主要运用了黑箱法的是( )


A.使用量筒量取10mL蒸馏水 | B.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形状 |
C.通过a粒子轰击金属箱来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某一物体的重力 |
7.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 |
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
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 |
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消化食物中的脂肪 |
10.
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
D.嘴型厚短的马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
11.
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海投菌 |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
12.
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O”、“●”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
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 |
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 |
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 |
13.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
14.
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有机物 |
B.甲烷具有可燃性 |
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
16.
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占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
B.经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
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 |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
18.
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乙图大 |
B.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甲图大 |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
D.无法确定 |
19.
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
D.无法确定 |
21.
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
25.
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1)高山上的岩层中发(2)峭壁上岩层(3)采石场上弯(4)风蚀的岩石
现海洋生物化石断裂的痕迹曲的岩层

(1)高山上的岩层中发(2)峭壁上岩层(3)采石场上弯(4)风蚀的岩石
现海洋生物化石断裂的痕迹曲的岩层
A.(1)(2)(3) | B.(1)(2)(4) | C.(1)(3)(4) | D.(2)(3)(4) |
3.填空题- (共8题)
26.
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一虾幼体一虾一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____。
(2)该模型中共有___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_____。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

(1)该模型中“微藻一虾幼体一虾一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____。
(2)该模型中共有___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_____。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
27.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28.
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回答:
(1)180中的质子数是_____ ,中子数是_____ 。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0,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0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_____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80中的质子数是_____ ,中子数是_____ 。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0,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0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_____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9.
如图甲,有一轻质杆,左右各挂由同种金属制成、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的实心物块后恰好水平平衡。

(1)求左右悬挂点到支点O的距离l1与l2之比。______
(2)将两物分别浸没于水中(如图乙),杆将会(选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或“仍然平衡”),试通过推导说明。______

(1)求左右悬挂点到支点O的距离l1与l2之比。______
(2)将两物分别浸没于水中(如图乙),杆将会(选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或“仍然平衡”),试通过推导说明。______
30.
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________ 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________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
31.
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_____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辐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 _____。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_____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辐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 _____。
32.
木块在两端开口且足够长的竖直筒中自由释放可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木块在其右侧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牵引下则可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绳子质量及滑轮与转轴、绳子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如图所示。问:(g取10牛/千克)

(1)当右侧物体刚落地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为的方问为_____ 。
(2)木块的质量为千克。_____
(3)若右侧物体下落20厘米时其重力做的功为焦。_____

(1)当右侧物体刚落地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为的方问为_____ 。
(2)木块的质量为千克。_____
(3)若右侧物体下落20厘米时其重力做的功为焦。_____
33.
小金尝试将电流表改装成可直接测电阻的表,设了如图所示电路,在M、N中可接待测电阻。已知电流表程0∽0.6安,电源电压为12伏,请回答: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清片P应处于________(选填“A端”或“B端”)
(2)先将M、N直接用导线连接,并移动资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满偏,电流表0.6安的刻度上标定的电阻值为0欧,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0欧。若在M、N间接入一个与此时滑动变阻器阻值相同的电阻,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 安。
(3)电流表0.2安刻度处,标定的电阻值为________欧。
(4)改装后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其表盘刻度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理由是________。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清片P应处于________(选填“A端”或“B端”)
(2)先将M、N直接用导线连接,并移动资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满偏,电流表0.6安的刻度上标定的电阻值为0欧,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0欧。若在M、N间接入一个与此时滑动变阻器阻值相同的电阻,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 安。
(3)电流表0.2安刻度处,标定的电阻值为________欧。
(4)改装后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其表盘刻度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理由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