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同步练习 含答案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413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5

1.简答题(共3题)

1.
近年来,全球变暖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地球的温度就像一辆失控狂飙的汽车,如果不设法让它降下来,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情况是怎样的呢?分析图得出你的观点______。
(2)不论科学研究最终会得出什么结论,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下列做法: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②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③夏天,空调最低温度不低于26℃;④鼓励乘坐私家车出行,其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填序号)。
2.
小宇家住在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______;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
(2)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看,说明了_____。
(3)如果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说明浙江省处在__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图中各处气温变化是当地变化的标志。
(4)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2016年杭州依旧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发广泛关注。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______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______。
3.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

(1)图2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
B.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2.选择题(共10题)

4.
小宁同学发现,附近超市里,一年四季均可买到任何季节生长的“时令”鲜蔬,这就是反季节蔬菜。这个现象说明了(  )
A.蔬菜的适应能力很强
B.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形成不同生活和生产方式
C.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气候条件
D.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
5.
北极地区冰面融化加速,经常有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
A.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有关
B.冰面大面积融化导致地球升温
C.食物充足北极熊体重增加迅速
D.这种现象是由于夏季高温造成的
6.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草原严重破坏B.计算机工业的发展
C.制冷设备的使用D.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7.
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污染B.水源污染C.土壤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
8.
目前,全球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
A.气温是直线上升的B.气温是直线下降的
C.气温总体上是波动上升的D.几乎是不变的
9.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趋于缓和
B.砍伐森林可以使地表水流畅通,从而增加湿度
C.人口的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中心城区的风速比较大
D.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破坏了高空的臭氧层
10.
全球海平面上升日益威胁到马尔代夫等岛屿国家的生存安全,为避免他们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人类应(  )
A.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D.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11.
我国气候变化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温暖时期 ②寒冷时期 ③寒暖交错时期   ④气候波动时期
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12.
近年来许多欧美的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光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消失的景观,游客把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过度垦荒,将导致山体滑坡
B.气候异常,冰雪融水淹没乞力马扎罗山
C.海陆变迁,山峰将变成平地
D.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
13.
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有可能出现(  )
A.1月份0℃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海南省的面积比现在要大
C.天山的雪线将要下降
D.我国暖温带将向北移

3.填空题(共3题)

14.
______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呈______趋势,气候总是表现出波动变化的特点。
15.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改良局部地区_______,增加_______和_______,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导致______。
16.
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影响包括:_______和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