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粗盐是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和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的氯化钠。为提纯粗盐,同学们经过了①蒸发结晶、②溶解、③过滤、④计算产率等步骤。
(1)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2)实验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计算的精盐产率:
老师对各组的评价是:第1组结果偏高,其他组结果都偏低。于是各组分别讨论本组
的误差,所找原因合理的是第___________组。
第①组:量水时眼睛位置太高,造成俯视
第②组:称量精盐时误将精盐放在右盘
第③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第④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1)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2)实验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计算的精盐产率:
组别 | 1 | 2 | 3 | 4 |
精盐产率 | 91% | 69% | 73% | 75% |
老师对各组的评价是:第1组结果偏高,其他组结果都偏低。于是各组分别讨论本组
的误差,所找原因合理的是第___________组。
第①组:量水时眼睛位置太高,造成俯视
第②组:称量精盐时误将精盐放在右盘
第③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第④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2.
如表为氯化钠、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数据可知,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小的物质是______;
(2)50℃时,在烧杯中的100g水中加入49.0g氯化铵配成溶液,过一段时间后温度降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3)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2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温度(℃) | 20 | 4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100g水)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65.6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1)由表中数据可知,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小的物质是______;
(2)50℃时,在烧杯中的100g水中加入49.0g氯化铵配成溶液,过一段时间后温度降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3)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2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3.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地形对气候也有影响,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 (_____)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雪山. (_____)
(3)降水就是指降雨,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不同等级. (____)
(1)地形对气候也有影响,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 (_____)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雪山. (_____)
(3)降水就是指降雨,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不同等级. (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4.
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
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
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
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
5.
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如图是一瓶喝剩下的汽水,瓶壁上还附有许多气泡,振荡一下,一些气泡就会离开瓶壁,上浮,最后露出水面消失.下列说法中有科学道理的是( )
A.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引起的 |
B.振荡前该饮料是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
C.瓶壁上气泡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且气泡受到的浮力等于气泡的重力,所以没有上浮 |
D.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所受的浮力也逐渐变大 |
8.
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 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
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
9.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体积是400cm3 |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0N |
C.物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12N |
10.
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楼层 | 1 | 2 | 3 | 4 | 5 |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 5 | 5.3 | 5.7 | 6 | 6.3 |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
12.
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明对这些现象做出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是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 |
B.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减小的缘故 |
C.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的平流层 |
D.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
13.
一个立方体木块,细线的一端跟木块底部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加满,如图乙所示。用F浮表示木块受到的浮力,用F绳表示绳子受到的拉力,用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则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A | B.B | C.C | D.D |
15.
目前浙江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吸收、储存、渗透、净化”径流雨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
①增加地面下渗 ②改变水汽运输 ③增加水汽蒸发 ④增加地表径流
①增加地面下渗 ②改变水汽运输 ③增加水汽蒸发 ④增加地表径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16.
如图为长兴2018年十月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对该日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


A.阴转晴,气温在18℃-24℃之间 |
B.晴转阴,气温大于18℃ |
C.晴转多云,气温在18℃-24℃之间 |
D.多云转晴,最高气温为24摄氏度 |
3.填空题- (共8题)
19.
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_____(选填“北”或“西”)。
(2)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_____(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_____(选填“北”或“西”)。
(2)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_____(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20.
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小明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360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40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甜瓜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g/cm3 (g取10N/kg)。
21.
配制1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已知10%的稀硫酸的密度为1.07克/厘米3,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克/厘米3)
小科和小雪都解出了正确答案:需浓硫酸59.3毫升.
(1)请你把解答的过程写出来._____________
(2)接着老师又叫同学们计算加水的体积.
小科的计算过程:V加水=V稀﹣V浓=1000毫升﹣59.3毫升=940.7毫升
小雪的计算过程:m加水=m稀﹣m浓=1000毫升×1.07克/厘米3﹣59.3毫升×1.84克/厘米3=960.9克
V加水=m加水/p水=960.89克/1克/厘米3=960.9毫升
你认为___同学的解答正确,另一位同学的解答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小科和小雪都解出了正确答案:需浓硫酸59.3毫升.
(1)请你把解答的过程写出来._____________
(2)接着老师又叫同学们计算加水的体积.
小科的计算过程:V加水=V稀﹣V浓=1000毫升﹣59.3毫升=940.7毫升
小雪的计算过程:m加水=m稀﹣m浓=1000毫升×1.07克/厘米3﹣59.3毫升×1.84克/厘米3=960.9克
V加水=m加水/p水=960.89克/1克/厘米3=960.9毫升
你认为___同学的解答正确,另一位同学的解答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22.
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50℃的KNO3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增大.
(1)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3)导致木块浸入液体体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3)导致木块浸入液体体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3.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我市初中学生化学实验的考查内容之一。请你仔细阅读并结合平时实验的实际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初中化学常用的一些实验仪器,其中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______(填仪器名称)。

(2)若要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上述仪器组合有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配制(2)中食盐溶液需要进行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①通过计算,配制上述食盐溶液需要固体氯北钠3g,水47g(或47mL)
②将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把固体氯化钠直接放在左盘上称量,然后倒入烧杯中
③用量筒量取47mL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
在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操作失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下列初中化学常用的一些实验仪器,其中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______(填仪器名称)。

(2)若要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上述仪器组合有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①②③⑤ | B.①③⑤⑥ | C.①③④⑤ |
①通过计算,配制上述食盐溶液需要固体氯北钠3g,水47g(或47mL)
②将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把固体氯化钠直接放在左盘上称量,然后倒入烧杯中
③用量筒量取47mL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
在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操作失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4.
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___(填“升高”或“降低”).
(2)①花生油 ②食盐 ③番茄酱 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___(填序号)
(3)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___(填“升高”或“降低”).
(2)①花生油 ②食盐 ③番茄酱 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___(填序号)
(3)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25.
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2)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填序号). 

(1)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下方 |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