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如图,a、b为小明在同一台显微镜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后看到的同一装片的两个不同视野,请据图分析回答:


(1)视野a应是小明使用组合序号 __________观察到的结果。
(2)视野a的左上方存在一些污点,小明转动目镜时,污点不动,移动玻片后,污点仍在原处,请你帮小明判断,污点最可能出现在 __________上。
(3)小明发现视野b效果不理想,他想重做一张装片,则在重做相同类型的装片时,小明应特别注意以下哪一步骤的操作,才能避免出现视野b中的不理想现象(____)。
A取样 B涂抹 C盖盖玻片 D滴稀碘液


(1)视野a应是小明使用组合序号 __________观察到的结果。
(2)视野a的左上方存在一些污点,小明转动目镜时,污点不动,移动玻片后,污点仍在原处,请你帮小明判断,污点最可能出现在 __________上。
(3)小明发现视野b效果不理想,他想重做一张装片,则在重做相同类型的装片时,小明应特别注意以下哪一步骤的操作,才能避免出现视野b中的不理想现象(____)。
A取样 B涂抹 C盖盖玻片 D滴稀碘液
2.
下列是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1)图中正确的操作程序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2)步骤B和D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
(3)在染色之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

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__________。

(1)图中正确的操作程序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2)步骤B和D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
(3)在染色之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

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__________。
3.
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______(填“甲”或“乙”)细胞;
(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嵩细胞内指导青嵩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填序号)
(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_______在起作用.(填序号)

(1)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______(填“甲”或“乙”)细胞;
(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嵩细胞内指导青嵩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填序号)
(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_______在起作用.(填序号)
4.
快过年了,很多农家开始烧制上好的农家白酒.制酒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发酵和蒸馏.

(1)发酵的过程:酵母分解糖,产物之一是酒精.发酵过程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蒸馏过程如图所示,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3)酿造出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对(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即酒精的体积分数;比如50度白酒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为50毫升.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毫升、45度”的白酒,质量是多少?这种酒的密度约是多少?_______(ρ水=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1)发酵的过程:酵母分解糖,产物之一是酒精.发酵过程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蒸馏过程如图所示,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3)酿造出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对(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即酒精的体积分数;比如50度白酒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为50毫升.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毫升、45度”的白酒,质量是多少?这种酒的密度约是多少?_______(ρ水=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2.选择题- (共15题)
5.
下列几种测量方法:①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和①方法同类的有( )
A.只有② |
B.只有③ |
C.②和③都是 |
D.都不是 |
6.
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
7.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
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 |
8.
从表中数据分析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危害鸟类生存的因素 | 偷猎 | 栖息地丧失 | 外来物种入侵 | 其他原因 |
对鸟类的危害程度 | 20% | 60% | 12% | 8% |
A.颁布保护鸟类的法律法规 | B.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 |
C.禁止引进危害鸟类的外来物种 | D.将鸟类移入动物园进行保护和管理 |
10.
下列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是对光,操作该步骤时应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
B.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要注意图示部位,其目的是防止压坏标本和损坏物镜 |
C.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是甲乙丙 |
D.图乙丙所示载物台上放置的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12生肖之谜。这12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下列生肖动物中依次属于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的一组是( )
A.猪、蛇、鸡 | B.鸡、牛、鼠 |
C.鸡、兔、蛇 | D.狗、羊、蛇 |
12.
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①表示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细胞膜,b表示保护和支持功能 |
B.细胞由①过程形成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C.丙表示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
D.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
13.
如图中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
C.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
D.睡莲的叶片躺在水面上,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
14.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下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
物质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氢气 |
密度/(kg.m-3) | 1.25 | 1.43 | 1.98 | 0.09 |
A.20kg | B.200kg |
C.1000kg | D.2.0x105kg |
15.
我国载人神舟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如图 所示),可以在返 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主 要由于( )
A.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
B.它的硬度大,飞行时不易损坏 |
C.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
D.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
16.
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 B.分子是可以分的 | C.分子之间有间隙 |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17.
下列对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
C.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且原子核体积所占原子体积极小 |
D.奥斯特实验小磁针的作用是为了显示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
18.
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 |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
3.填空题- (共3题)
21.
写出下图①②③所示的测量结果:

(1)如图①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2)如图②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测力计最小刻度为________牛,物体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牛.

(1)如图①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2)如图②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测力计最小刻度为________牛,物体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