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暗。假如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下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
(2)上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该细胞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 ,判断的理由是 。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 。
(4)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1) 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暗。假如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下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
(2)上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该细胞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 ,判断的理由是 。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 。
(4)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选择题- (共17题)
3.
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
4.
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这些科学研究中借助各种仪器是为了()
A.完成观察任务 | B.得到观察结果 |
C.延长观察时间 | D.扩大观察范围 |
5.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的图像,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体积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7.
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于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以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是指()
A.细胞分裂能力 | B.细胞分化能力 |
C.细胞生长能力 | D.细胞变形能力 |
8.
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
B.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
C.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
D.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
9.
蝗虫和人同属动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猩猩和人同属哺乳纲灵长目,两者差别较小,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A.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
B.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
C.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
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
10.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
B.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 |
C.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 |
D.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11.
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其方法如下:
①取10克砝码放右盘;
②调节天平平衡;
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
其合理顺序是( )
①取10克砝码放右盘;
②调节天平平衡;
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
其合理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③④① | D.②③①④ |
12.
喝滚烫的茶时,可以用嘴向水面吹气,不至于被水烫伤,其主要原因是()
A.向水面吹出的气可以将茶的热量吹走 |
B.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而蒸发有制冷作用 |
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有制冷作用 |
D.吹出的气体比茶的温度低,与茶混合后使茶的温度变低 |
13.
室温为0℃,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 B.全部熔化 |
C.一点儿都没熔化 |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
19.
根据岩石成因可将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岩浆岩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有明显的气孔或柱状结构 |
B.有明显的砂粒或砾石 |
C.有明显的片状结构 |
D.有明显的层状特征或化石分布 |
3.填空题- (共10题)
22.
下列为四类植物的特征资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请回答:
请回答:(1)上表中表示裸子植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四类植物构造分析排出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 根、茎、叶 | 花 | 果实 | 种子 |
A | + | - | - | + |
B | + | - | - | - |
C | - | - | - | - |
D | + | + | + | + |
请回答:(1)上表中表示裸子植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四类植物构造分析排出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23.
甲图是某同学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实验步骤图,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2)图甲4的正确操作,其目的是 。
(3)图甲5和图甲6所滴的液体分别是 和 。
(4)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该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向 移动装片。
(5)如图丙有A、B、C、D、E、F六种镜头,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多,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6)若发现在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没有除去,则污点肯定在 上。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2)图甲4的正确操作,其目的是 。
(3)图甲5和图甲6所滴的液体分别是 和 。
(4)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该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向 移动装片。
(5)如图丙有A、B、C、D、E、F六种镜头,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多,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6)若发现在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没有除去,则污点肯定在 上。
26.
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mg/cm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因为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所以很多职业登山者登山时所穿的鞋子都是气凝胶制成的.
(1)请根据你对“气凝胶”性质的理解,说出“气凝胶”的两个物理属性______,______。
(2)气凝胶密度仅为3mg/cm3=______kg/m3
(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t;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kg?
(1)请根据你对“气凝胶”性质的理解,说出“气凝胶”的两个物理属性______,______。
(2)气凝胶密度仅为3mg/cm3=______kg/m3
(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t;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kg?
28.
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 。(填“高”或“低)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 。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 。(填“高”或“低)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