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七年级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98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0

1.简答题(共1题)

1.
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株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
光的颜色



绿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2.选择题(共25题)

2.
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B.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C.人的嗅觉中枢功能丧失
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
3.
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4.
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
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5.
有甲、乙、丙、丁四个同种材料制成的正立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2厘米、4厘米、6厘米和8厘米,而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0克、320克、1080克和1480克,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立方体是()
A.甲B.乙C.丙D.丁
6.
某儿童钙镁片的包装瓶上标有“净含量215克”字样,它表示的是此瓶钙镁片的()
A.体积     B. 质量 C. 温度 D. 片数
7.
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是( )
A.酒精B.煤油C.盐水D.植物油
8.
如图所示,把0℃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俩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B.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C.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D.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
9.
温州地铁的1号线已在2011年开工,造地铁需要很多的铁轨。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B.C.D.
10.
两个实心球,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1/2,而乙的质量是甲的质量的3倍,那么乙与甲的密度之比是()
A.3:2B.2:3C.6:1D.1:6
11.
如图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熔化一半B.不熔化C.全部熔化D.无法判断
12.
教室里地面某处有积水很难干,用扫帚将水扫开后就干得快,其主要原因是( )
A.扫帚使水面空气流动加快
B.将水扫开时使水的温度升高
C.水扫开后,蒸发的面积增大了
D.扫帚使水的流动加快
13.
下列描写事物的诗词中,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为床金做马(引自《红楼梦》)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引自((望庐山瀑布》)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引自《无题》)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引自《沁园春·雪》)
14.
有一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热得汗流浃背,便决定送牛奶给他喝。于是,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
B.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C.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
D.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
15.
能够在花园里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同种分子性质相同B.分子有质量
C.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D.分子的体积很小
16.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7.
物理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
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
18.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凸透镜方向移动20厘米,则此时蜡烛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放大的虚象B.等大的虚象C.缩小的实像D.缩小的虚象
19.
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 ,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主轴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物点P成象情况与原来相比( )
A.相同
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
C.成两个像,上半截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
D.不能成像
20.
“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有可能击中目标( )
A.沿OA方向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D.沿OD方向
21.
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橡皮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橡皮泥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D.把橡皮泥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22.
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视眼、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片的正确选择的是( )
A.近视眼乙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D.远视眼丙
23.
如果太阳光通过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照射到孔后的光屏上出现了光斑,则光斑的形状是( )
A.长方形B.正方形C.圆形D.三角形
24.
如图甲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图乙中的( )
A.AB.BC.CD.D
25.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26.
关于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B.日食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日食是由于折射造成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造成日食的原因

3.填空题(共7题)

27.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 (选填“向左”、 “向右”或“不会”)移动。
28.
我国选手在大学生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表面的冰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29.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不适应,体温上升而头痛、眩晕、恶心。通常情况下,在中暑患者身上擦一些酒精对中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_____的缘故。
31.
一瓶密度为9的氧气,若用去其中的三分之二,则剩下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32.
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总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33.
光源S经平面镜MN成像于S´,人眼位于P点可以观察到S´,今在SMN间放一不太大的遮光板AB,如图所示,则人眼观察到的像S´的亮度__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若将遮光板从上往下慢慢移动,通过作图确定人眼从能看到像S´到恰好不能看到像S´时遮光板位置(画在答题卷中,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