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七年级1月联考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977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30

1.简答题(共1题)

1.
用盐水选种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挑选种子的方法,这里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现在配制了500毫升盐水,称得其质量为600克。试通过计算分析这种盐水是否符合选种要求?若不符合要求,请计算每500毫升盐水应再加多少克盐或水?(ρ=1×l03千克/米3ρ≈2.2×l03千克/米3;不考虑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即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2.选择题(共18题)

2.
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周长( )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3.
西班牙的科学家要宣布上述结论前,必须获得确切的证据。他们可能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A.可能用解剖海豹的方法做出判断的
B.可能用海豹肉喂养小白鼠,观察是否中毒的方法来验证的
C.可能对海豹的组织进行化验,发现了藻毒素
D.可能采取附近海域海水进行检验,发现了大量的涡鞭藻
4.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8℃;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26℃,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A.21℃B.23℃C.25℃D.27℃
5.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和三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酵母菌。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A.aB.bC.cD.一样多
6.
下列植物中,叶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又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的是()
A.衣藻B.水绵C.海带D.地钱
7.
若要保护海豹,比较好的方法是()
A.为海豹另觅新栖息地,远离病源
B.对该海域进行消毒,除去病源
C.沿海岸进行消毒,清除污染
D.人工饲喂,食物消毒
8.
渔民从海水中打捞起一种动物,经解剖发现它有脊椎骨,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请你根据所学的动物学知识判断这一动物可能与下列动物同一类的是()
A.企鹅和蟾蜍B.蝙蝠和白鳍豚C.扬子鳄和娃娃鱼D.鸭和熊猫
9.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生动地展现了生活食品急剧的价格上涨在民众和媒体中引起的情绪。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大豆、大蒜、生姜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B.右图中的每一粒豆都是一颗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C.苹果树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株苹果树
D.吃生姜时感觉有一定的辣味,味觉是在人的大脑表皮形成的
10.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①湿的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②打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③走过面包房,可闻到面包香味;④将红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红.你认为,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哪种能较好地解释上述现象?()
A.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B.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是紧靠着排在一起的
C.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是不停地运动的
D.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11.
鱼类能够在水中看物,这是因为鱼眼的晶状体几乎圆得可以“混珠”,故有足够的折射能力。鱼在岸上由于折射能力太大,鱼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到模糊的景象。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则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人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鱼在岸上是“远视眼”,戴高度远视眼镜才能看清晰
B.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C.正常人在水中戴高度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晰;
D.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12.
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 ,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主轴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物点P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A.相同
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
C.成两个像,上半截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
D.不能成像
13.
如图所示,图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光波、无线电波的速度大
B.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
C.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音调不同
D.空气越稀薄,手机铃声越大
14.
2014年02月08日,索契冬奥会开幕,如图所示奥运五环旗帜,在白色的背景上,物种颜色的圆环彼此相连,从左到右颜色依次为:蓝(代表欧洲)、黄(代表亚洲)、黑(代表非洲)、绿(代表澳洲)、红(代表美洲)。将红光照射到这个奥运五环旗帜上时,最引人注目的是( )
A.欧洲环B.亚洲环C.澳洲环D.美洲环
15.
如图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45°,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16.
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A、B两个物体,已知A的比热大于B的比热,当它们从外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立即将它们接触,此时( )
A.A、B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B向A传递热量
C.A向B传递热量
D.无法确定
17.
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
B.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
C.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
D.沉积岩Ⅱ、岩浆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
18.
关于图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湖泊对河流能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B.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发源地
C.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
D.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
19.
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下列脱险逃生的办法不妥当的是()
A.逃生时要保护好头部
B.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
C.在沟中尽快跑到房顶
D.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

3.填空题(共3题)

20.
(1)某同学以铅笔长为单位长,测得一桌子的长度为单位长的5.6倍,则桌子的长应记作__________。
(2)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50米,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2米。则小桌每边真实长度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______;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________。
21.
(1)在古代,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通过观察,已经猜想地球是球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现象也可以表明地球是球形,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观察地球以外的物体,会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________选填:(“将提前”、“将延后”或“不变”),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2.
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