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用所学知识填空
(1)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__________。
(2)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岩石是__________。(填: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
(3)植物的六大器官中属于营养器官是:__________;属于生殖器官是:___________。
(4)地震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___,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1)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__________。
(2)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岩石是__________。(填: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
(3)植物的六大器官中属于营养器官是:__________;属于生殖器官是:___________。
(4)地震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___,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2.
有一质量为0.5千克的空瓶,用它装满水,水和瓶的总质量是2千克。
(1)酒精密度为0.8×103千克/米3,若用此瓶改装酒精,最多能装下多少千克?______
(2)若用此瓶改装另一种液体,装满时称得液体的瓶总质量是3.2千克,这种液体密度是多少?____
(1)酒精密度为0.8×103千克/米3,若用此瓶改装酒精,最多能装下多少千克?______
(2)若用此瓶改装另一种液体,装满时称得液体的瓶总质量是3.2千克,这种液体密度是多少?____
2.选择题- (共19题)
4.
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
7.
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 |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
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
10.
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鲤鱼、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按生物的用途 | B.按生物的生活环境 |
C.按生物的生长状态 | 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 |
13.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14.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 B.先沸腾,后凝固 |
C.先液化,后汽化 | D.先蒸发,后沸腾 |
15.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 )


A.在BC段物质处于液态 |
B.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
C.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 |
D.BC段物质温度不变,说明没有吸热 |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kg棉花质量与2kg木头质量并不相等 |
B.将一铁块加热后压扁了,其质量不变 |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其质量变小 |
D.宇航员将一块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 |
17.
小明将某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得液体的体积V,再置于天平上,测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如下表所示,则某液体的密度是( )
次別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V(立方厘米) | 10 | 20 | 30 | 40 |
m(克) | 30 | 38 | 46 | 54 |
A.0.3克/立方厘米 | B.1.0克/立方厘米 |
C.0.8克/立方厘米 | D.3.0克/立方厘米 |
18.
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
B.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 |
C.冰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
D.冰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
20.
当你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游玩时,你会发现:岸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 )
A.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 | B.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小 |
C.水比沙子吸收的热量少 | D.水比沙子的温度变化大 |
3.填空题- (共9题)
24.
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如图甲、乙所示。

(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2)图甲是以菊花形伞藻的假根和喇叭形伞藻的伞柄连接,若连接成活,图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___________形。

(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2)图甲是以菊花形伞藻的假根和喇叭形伞藻的伞柄连接,若连接成活,图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___________形。
25.
(绍兴-21)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菜(如图乙)三个部位的切片的一部分。

(1)①取自于图乙中的_ _(选填序号)。
(2)观察切片③时,想在视野中同时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接着的操作应是 。

(1)①取自于图乙中的_ _(选填序号)。
(2)观察切片③时,想在视野中同时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接着的操作应是 。
26.
台州某公司通过提取玉米中的某种营养成分,加工成可以承受110 ℃高温的“玉米杯”。玉米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既安全又环保。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玉米的果实属于__________。
(2)如图物质循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
A.发酵 B.降解 C.加工成型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玉米的果实属于__________。
(2)如图物质循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
A.发酵 B.降解 C.加工成型
27.
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________热量。

28.
如图所示,一个矿泉水瓶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矿泉水瓶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石块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石块密度为2.6×103kg/m3)


29.
图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___________。
(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_______。

(1)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___________。
(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