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2.选择题- (共19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透明液体 |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C.t℃时,4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则该温度时硝酸钾溶解度一定为40g |
D.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
10.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出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
A.用减少压强的方法除水 |
B.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 |
C.添加催化剂 |
D.让太阳晒干 |
11.
某温度下,将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的浓度增大1倍,下列不可能实现
这一目标的方法为( )
这一目标的方法为( )
A.加入质量分数大于2a%的物质溶液 |
B.减少溶剂的质量 |
C.加入质量分数小于2a%的物质溶液 |
D.增加溶质的质量 |
14.
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水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A.两者体积和质量都不相等 |
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 |
C.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 |
D.两者质量相等,小烧杯中的水体积较大 |
17.
如图所示,R1=10欧姆,电流表A1示数为0.5安培,电源电压为10伏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R1与R2并联 |
B.R2阻值为20欧姆 |
C.R1两端电压为10伏特 |
D.电流表A的示数为1.0安培 |
3.填空题- (共8题)
26.
宋朝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米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山上的泉水太寒冷,顾有“万古冰雪之汁”之说,现在用科学知识解释,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导致水的沸点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7.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0.
一气象站一天中测得以下几个时间段的气温,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的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时。一天中的最大温差为 ℃。
(2)若上表中的最高温TA和最低温T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气温,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时间 | 0时 | 2时 | 4时 | 6时 | 8时 | 10时 | 12时 | 14时 | 16时 | 18时 | 20时 | 22时 |
温度(℃) | 12.2 | 10.4 | 9.4 | 11.1 | 12.0 | 17.6 | 18.5 | 21.4 | 20.5 | 18.1 | 14.4 | 13.9 |
(1)当地的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时。一天中的最大温差为 ℃。
(2)若上表中的最高温TA和最低温T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气温,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