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379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4

1.简答题(共3题)

1.
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

(1)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____________
(2)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b.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如图装置也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G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便能发生,请简述使G装置中反应停止的操作____
2.
如图装置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已知:C中的氧化铜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 __;
(2)若去掉B装置会对什么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_____ ___,会使测量结果____ ____(填“偏大”或“偏小”);
(3)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最好选用____ ______(选填①氢氧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水);
(4)若准确称取1.12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1.44g,E装置增重3.52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____ ____。
3.
如图所示是小利设计的一种限流器原理图,当电流超过限制电流时,会自动切断电路。

(1)若耍把限流器接人家庭电路中,从安全用电角度考虑,应该把它接在进户线的零线还是火线上?
(2)调试时,电流尚未达到设计的限制电流,限流器已经切断电路。为达到设计要求,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那边移动?

2.选择题(共18题)

4.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③肺的通气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D.③—①—②—④
5.
根据图①一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c→d段表示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
D.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
6.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有效措施是()
A.高度密植
B.适合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增加氧气浓度
D.增加水分
7.
除下列哪项外,其余现象均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
B.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气
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
D.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8.
右图是北京本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植树造林
C.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D.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9.
右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
A.由红变紫B.由蓝变绿
C.由绿变橙D.由蓝变紫
10.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质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11.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B.探究燃烧的条件
C.燃烧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证明 
1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正确的分析是()
A.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0~t2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的不断增大
13.
实验操作中须注意安全、规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实验室制取气体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
D.测定溶液pH时,可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
14.
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
D.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1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食盐B.盐酸C.大理石D.硫酸铜晶体
16.
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如下实验,根据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
A.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B.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C.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17.
根据下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指向,判断下列四幅图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8.
(绍兴-15)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
A.镁和铜的密度不同
B.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元素质量不同
C.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
D.实验的误差造成
19.
已知FeCl3与CuCl2对H2O2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为测定并比较二者的催化效率,需要控制的条件包括:①实验温度;②H2O2的浓度;③催化剂质量;④FeCl3与CuCl2的颗粒大小()
A.①②B.②③C.全部D.①②④
20.
为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为方便可用的是()
A.小灯泡及导线
B.铁棒及细棉线
C.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D.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
21.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h1>h2h2<h3B.h1>h2h2>h3
C.h1<h2h2=h3D.h1<h2h2<h3

3.填空题(共3题)

22.
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3.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烧杯中水面上浮着一个空心小铁球,将盛水的容器放在电磁铁上方,此时电磁铁A端为_________极,将滑片P向右滑动,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将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
(绍兴-25)如图甲,水平桌面上,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在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1)取走其中一块后,磁铁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仍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则F2 F1(选填“>”、“=”或“<”)。
(2)如图丙,磁铁在F2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若闭合开关S,则磁铁速度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欲保持磁铁匀速直线运动,F2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