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379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30

1.简答题(共5题)

1.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10
10
2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100
反应后过滤得到干燥固体的质量(/g)
2
2
12
 
计算:(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问题拓展:若将甲、乙、丙三位同学所取的物质放入到一只大烧杯中,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固体的质量_________ g.(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2.
(8分)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___ _
(2)B位置“队员”所代表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_
(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 反应.
3.
如图一均匀木板长12m,重200N,距A端3m处有一固定转轴O,另一端B用细绳悬吊着,使木板成水平状态.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N,细绳与木板的夹角为30°,欲使一个体重为600N的人在板上能安全行走,此人在板上行走的范围是多大?(求出离O点左侧多少米到离O点右侧多少米)
4.
纳米技术不仅应用于高科技,在生产、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纳米洗衣机、纳米电冰箱、纳米服装等.某中学纳米课题小组的同学对其应用进行了调查,下面是他们了解到的某一厂家生产的新产品一纳米电热水器的部分技术参数表:

(1)开关S接哪一挡(“l”、“2”、或“3")时为低温挡,并说明理由.
(2)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计算出电阻R2的电阻值.
(3)从表中任选两个型号的电热水器,分别在高温挡通电1 min(不计热损耗).求两水箱中水的温度升高量之比.[c=4.2x103J/(kg℃))
5.
两个定值电阻R1R2,若R1=R0R2=nR0 两个电阻可以任意组合分别接在某电压不变的同一电路中,请证明电路最大总功率和电路最小总功率比值为:

2.选择题(共20题)

6.
图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表示器官中相连接的三种血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BC为连通心室的血管
B.如果OC表示脑部的血管,则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的变化
C.如果OC表示脑部的血管,则OA段血管是静脉
D.如果该曲线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则BC血管中的血液流入心脏的右心房
7.
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两处所示意的液体为()
A.①尿液、②血液B.①原尿、②尿液
C.①原尿、②血液D.①、②均为原尿
8.
下列生物的代谢属于异养厌氧型的是()
A.紫菜B.蝗虫C.肠道中的大肠杆菌D.蘑菇
9.
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桡动脉流动的是动脉血,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
B.测量血压时,通常测得的是上臂静脉血管中血液的压强
C.抽血化验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D.大量出汗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减小
10.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A.硫酸铜和氯化钠B.烧碱和纯碱C.碳酸钙和碳酸钡D.熟石灰和生石灰
11.
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Z>X>M>YB.X>Z>M>YC.X>Z>Y>MD.Y>M>Z>X
12.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
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13.
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A.AB.BC.CD.D
14.
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可分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5.
对于化学反应X+Na2CO3=2Y+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X一定是熟石灰
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
16.
斜面上有一个重为 100 N 的箱子 A,通过定滑轮与重 60 N 的重物 B 相连,在 3 s 内物体 A沿斜面匀速向上滑动了 1.5 m,此重物 B 落地,箱子 A 又经过 0.2 s 向前滑动了 20 cm 停下来。若斜面长 5 米,高 1.5 米,忽略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箱子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60 牛
B.在箱子滑动过程中重物 B 共对箱子做了 90 焦的功
C.重物 B 对箱子 A 做功的功率是 30 瓦
D.物体 B 机械能不守恒,斜面效率为 50%
17.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A.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B.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C.拉力F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做的功
D.拉力F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的功率
1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 3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时灯正常发光。当滑片P向b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②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③灯的实际功率大于3W  ④电路中的总功率变小
A.①②B.②④
C.①④D.②③
19.
如图所示, 两个完全相同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分别装两条电阻丝, R>R, 瓶塞中各插一根两端开口相同的细玻璃管,将两条电阻丝连接在电路中。若用该装置研究导体上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A.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停留在适当位置,闭合开关,观察比较甲和乙玻璃管中液柱上升速度
B.闭合开关,比较在不同时间内,甲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
C.闭合开关,观察比较在t1时间段内甲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和在t2时间段内乙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
D.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比较乙玻璃管中两次液面的高度
20.
在盛沙的漏斗下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的细沙匀速流出,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下图中的(  )

A.B.C.D.
21.
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试比较拉力及拉力所做的功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
A.B.
C.D.
22.
在某次实验中,小明让一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以某一初速度滑上处于静止状态的光滑传送带(如图所示),发现物块离开传送带后落在地上P点。那么,做同样实验时若光滑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块将落在地面的地点和这个小物块的动能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先不变后变大
B.P点或P点的右侧变大
C.P点的右侧先变小后变大
D.以上说法都错误。
23.
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热量;
D.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24.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h高处以相同的速度抛出,一次斜上抛,沿a运动轨迹落地;另一次水平抛;沿b运动轨迹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落地时动能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a轨迹大
B.沿b轨迹大
C.沿a、b轨迹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5.
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为m1,比热为c1的甲物质和质量为m2、比热为c2的乙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情况,作出如下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若m1=m2,则c1<c2B.若m1<m2,则c1>c2
C.若c1=c2,则m1<m2D.若c1>c2,则m1<m2

3.填空题(共5题)

26.
已知两只电阻R1R2=3:2,当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电压U1U2=________。并联时,两电阻消耗的功率P´1P´2=_________。
27.
一只标有“12V,6W”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阻为 欧。现在的电源电压是18V,若要使该灯正常工作,应串联一只 欧的电阻后在电源上。
28.
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顶,当手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顶着的重物微微抬高一段很小的距离。把摇臂向上复位时,抬起的重物可以保持不动,再按下摇臂时,重物又被微微抬起。上下往复操作摇臂,重物便渐渐举高。用这种千斤顶把某汽车的一个后轮顶起时,施加在摇臂上向下的压力为100N,每压一次,手向下移动的距离是20cm,则每压一次手对千斤顶做功_________焦,压120次后,后轮被抬高15cm,若汽车质量4×103kg,千斤顶支持其重量的30%,不考虑手使摇臂向上复位所作的功,该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29.
有一辆娱乐电瓶车,工作电压为24伏,工作电流为10安,总效率为80%,车及人总重为2000牛,行驶时阻力为车总重的0.1倍。该车匀速行驶120米需__________秒。若不考虑电动车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则该电动车的电动机的电阻为_________欧姆。
30.
小翔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图示一款捕鼠器。将一块木板用铰链固定在桌边的O点,木板能绕O点转动,食饵放于A点,A的下方放一水桶,木板经打蜡后,很光滑。捕鼠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木板的重心位于_______________(选填“O点”、“略偏O点左侧”或“略偏O点右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