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2.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神经组织 |
B.乙图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②]胃 |
C.丙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
D.用放大镜观察人体红细胞的结构 |
3.
“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
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
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
4.
某同学用一定量 Cu(NO3)2和 Zn(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则对溶液甲和固体乙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溶液甲中一定有 Zn(NO3)2和 Al(NO3)3 |
B.溶液甲中一定有 Cu(NO3)2和 Al(NO3)3 |
C.固体乙中一定有 Cu,可能有 Zn和 Al |
D.固体乙中一定有 Cu和 Zn,可能有 Al |
5.
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水沸腾时,烧杯内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
B.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冒出,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
C.水的沸点为98℃,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
D.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甲既能与乙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甲 | 乙 | 丙 |
① | CO2 | KOH溶液 | H2O |
② | H2 | O2 | CuO |
③ | Ba(NO3)2溶液 | 稀硫酸 | Na2CO3溶液 |
④ | Fe2O3 | CO | 稀硫酸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9.
如图演示静电的趣味试验,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


A.金属球壳必须带电 |
B.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 |
C.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 |
D.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
10.
某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 S是闭合的。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 S会自动断开,起爆器有电流通过就会引爆炸弹。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下列操作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应在图中 a 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有电流通过 |
B.应有图中b 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有电流通过 |
C.应在图中 a 处剪断导线,拆除后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 |
D.应在图中b 处剪断导线,拆除后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 |
11.
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3000℃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输电线 | B.坚韧的防弹衣 |
C.保温隔热材料 | D.发光二极管 |
12.
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
B.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
C.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
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
13.
在排球运动中,跳发球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运动员的动作要领可简化为“①抛球、②腾空、③击球、④落地”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没有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