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3755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4

1.简答题(共4题)

1.
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2.
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过一段时间后种子的___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____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___作用增强。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种子的_____作用会减弱,幼苗的_____作用也会逐渐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种子和幼苗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3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2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
如图是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备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中能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且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放生装置是_________;要想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__色。
(5)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13题)

5.
小华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生长正常,乙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此实验说明()
A.水稻生长需要无机盐
B.水稻生长需要微生物
C.水稻生长需要有机物
D.水稻生长需要水
6.
如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
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7.
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
A.营养过多B.因阳光过强C.因细胞失水而死D.水分蒸发过多
8.
下列植物属于直根系的是()
A.水稻B.小麦C.菠菜D.玉米
9.
如图是植物根尖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④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由导管细胞构成
D.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10.
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B.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
C.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D.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11.
“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
B.
C.
D.
12.
下列化学用于与含义相符的是()
A.Fe3O4-氧化铁B.2N-2个氮元素
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
13.
有人发明了一种“发电地板”,如图所示。发电地板的主要部件由永磁体和线圈组成,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挤压地板使永磁体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便能发电。下列选项中,与该发电地板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B.
C.D.
14.
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机制炭做成空心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15.
如图所示是利用磁悬浮原理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体,底座内装有电磁铁。给盆栽浇水前后()
A.盆栽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
B.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需减小磁力
C.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改变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方向
D.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
16.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或零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B.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他拉开
C.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可以任意安装在火线或零线上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17.
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率
B.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温度
C.土壤中砂粒的硬度
D.土壤中黏粒的黏性

3.填空题(共6题)

18.
如图是茎横切和纵切示意图,据图回答:

(1)标号[②]为________,它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________,向内形成________。
(2)在植物的茎里,①和③构成了植物的输导组织。①负责运输________,③负责运输________。
19.
如图表示发生在天竺葵植株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中序号表示某些物质。据图回答:

(1)物质①通过茎中的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其运输的动力来自 作用。
(2)若③为氧气,是通过植物的 作用产生的,该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植物体进行此项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是  
(3)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作用,在蔬菜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  (填“增强”或“减弱”)该作用。
20.
今年,娄底市城区时有雾霾(mái)天气。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雾霾天气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有 做支架。
(2)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3)如图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其中表示剧烈运动呼吸状态下的曲线图是 。呼吸的动力主要来自    
21.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素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青蒿素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2.
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____
A.甲烷
B.金刚石
C.石灰石
D.氮气
 
(2)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①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____
③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
23.
经测量,台州某地土壤中砂粒的含量约20%、粉砂粒的含量约20%,黏粒的含量约60%。判断,该土壤的类型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