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复习卷1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3751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5

1.选择题(共20题)

1.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食盐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食盐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加入食盐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2.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3.
一定温度下将a%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等温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A.10m克
B.20m克
C.30m克
D.1000a/100-a克
4.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PM2.5
5.
我省嵊泗是个易旱缺水的海岛县.现在依靠海水淡化技术,每天可生产6600吨淡水,解决了缺水问题。该技术(原理如图所示)采用对海水加压,海水中的溶剂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溶质分子很难透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海水中溶质质量增加
B.水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C.浓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解决了缺水问题,就可以不用节水了
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若分别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
B.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
C.两溶液的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7.
已知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质量分数80%和20%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大于50%B.等于50%C.小于50%D.无法确定
8.
小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B、C和D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
B.
C.
D.
9.
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所示)。则()
A.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牛
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C.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
D.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10.
小明用冷水配制了大半杯饱和的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2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把它用酒精灯加热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小球将(   )
A.上浮     B. 下沉 C. 悬浮 D. 无法确定
11.
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形状各异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A.铝块受的浮力大,因为它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最深
B.铅球受的浮力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C.铅球、铁板和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铁板受的浮力大,因为它的面积最大
12.
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 )
A.ppB.pp
C.p=pD.无法比较
13.
如图所示是用同一密度计测定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密度的 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液体对密度计的浮力大些
B.甲、乙两液体对密度计的浮力不相等
C.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14.
两支放在同一水平面的相同试管,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乙试管都竖直放置,则两种液体对甲、乙试管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的比较是()
A.B.
C.D.无法比较
15.
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熄灭,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可能是灯L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
B.可能是灯L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
C.可能是电阻R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
D.可能是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
1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则应将()
A.S2闭合,S1、S3断开;
B.S3闭合,S1、S2断开;
C.S1、S2闭合,S3断开;
D.S2、S3闭合,S1断开。
17.
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不能连接到并联电路中
B.电流表只能接在串流电路测量电流
C.如果电流无法预先估计,先用电流表较大量程进行试触
D.电流表可以直接连接到两极上。
18.
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如图1),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正确的是()
A.B.
C.D.
19.
在实验室里,小明同学将两只小灯泡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Ll灯比L2灯亮。要使两灯亮度相同,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给L1灯串联一只可调电阻
B.给L2灯串联一只可调电阻
C.在L1灯两端并联一只可调电阻
D.在L2灯两端并联一只可调电阻
20.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能在月球上找到的资源是()
A.矿产资源B.水资源C.风能资源D.生物资源

2.填空题(共4题)

21.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
(1)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_______(填序号);
A温室效应
B酸雨
C白色污染
D臭氧层空洞
 
(2)为了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则X(甲醇)的化学式为______。
22.
如图,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敞口容器,容器质量相同,在容器中装满水分别按如图放置。设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p2压力分别为F1F2,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3p4压力分别为F3、F4则p1_____ p2 F1____F2 p3_____ p4 F3 ___F4(填大于、小于、等于)
23.
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2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     
(4)下图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24.
如图,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饱和食盐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______。再将瓶子浸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_______。那么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则应选下表中_____________。(填液体的名称)取代容器中的食盐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