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8 简单机械、功和能综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31763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6/6

1.简答题(共2题)

1.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是电阻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变阻器(压力不超过最大值),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定值电阻和电源组成一电路。压力传感器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是I0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电流表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0~t1这段时间内,说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及理由。________
(2)说明弹性势能最大的时刻及理由。________
2.
某制作小组所设计的电饭锅,其结构如图所示,控制系统中的感温磁体与受热面固定在一起,当温度低于103 ℃时,感温磁体具有磁性。煮饭时用手向下按动开关,通过轻质传动杆AOB使永久磁体和感温磁体吸合,触点闭合,电路接通,发热板开始发热。当温度达到103 ℃时,感温磁体失去磁性,永久磁体受重力及弹簧的弹力作用而落下,通过传动杆使触点分开,发热板停止发热。

(1)画出使触点分开时B点受到的力和力臂。_____
(2)若用4牛的力按下开关,B端受到的阻力为1牛,则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_____,如果手按下的距离为0.5厘米,则永久磁体和感温磁体之间的距离至少是__________厘米。
(3)用电饭锅烧水(在标准气压下),水沸腾时____(填“能”或“不能”)自动断电。

2.选择题(共2题)

3.
在“富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下,大连造船厂建造了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 用大型起重机“龙门吊”。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 F与重物移动距离 s的关系图象是
()
A.B.C.D.
4.
两支蜡烛用木棒相连接,设法在其木棒中间插入一枚缝衣针,针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上,将两端同时点燃,发现蜡烛可以绕针轴上下来回摆动,如图所示。关于此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化学能只转化为光能
B.该装置的转动,不能用杠杆平衡来解释
C.蜡烛转动的动能来源于蜡烛自身的重力对自己做功
D.只将蜡烛的一端点燃,蜡烛也可以绕针轴上下来回摆动

3.填空题(共6题)

5.
如图甲所示的铁块重为G=4 N,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当它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6 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   N,4 s内拉力F做功是___J。
6.
古代护城河上有座吊桥,它的结构原理如图所示。把桥面看成是长为10 m,所受重力为3000 N的均匀杆OA,可以绕转轴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O点正上方10 m处固定一个定滑轮,绳子通过定滑轮与杆的另一端A相连,用力拉动绳子就可以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杆即将离开水平位置时,绳子的拉力为F1。当士兵们把吊桥拉起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绳子的拉力为F2,所用的时间是0.5 min(忽略绳子重力、滑轮半径和摩擦),则:

(1)比较F1F2的大小关系:F1____(填“>”“<”或“=”)F2
(2)士兵们对吊桥所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W。
7.
下表为2018届某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集中考试项目的部分评分标准(男),请读表后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分值
必测项目
选测项目
1000 m跑
100 m游泳(140 s)
50 m跑
立定跳远/m
1 min跳绳/次
掷实心球/m
篮球运球投篮/s
引体向上/个
10
3′25″
100米
7″1
2.46
180
9.80
20
10
9
3′35″
90米
7″3
2.38
170
9.20
24
9
8
3′45″
80米
7″5
2.30
160
8.60
32
8
7
3′55″
70米
7″7
2.22
150
8.00
38
7
6
4′05″
60米
7″9
2.14
140
7.40
43
6
 
(1)推铅球时,推出去的球离手后由于_____,会继续向前运动。
(2)假如一名同学1000 m测试的平均速度为5 m/s,那么他能在这个必测项目上得满分吗?通过计算说明。_____
(3)一名体重为60 kg的男同学,每次跳绳离开地面5 cm(假设每次跳绳离开地面的高度相同),如果他要在这个项目上得满分,那么跳绳时的功率至少要多大?_____
8.
如图所示,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哪条?为什么?
9.
如图所示,用简单机械使重力都为150 N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已知OB=2OA

(1)F1F2F3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图乙中F2的大小为_______N。
(3)利用图丙的机械,把此物体匀速提高2 m,用时10 s,求拉力F3的功率为_____W。
10.
如图①②所示,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船上或岸上的人用200 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图①②中甲船在20 s内向右匀速移动了10 m,同时乙船向左移动了5 m,那么图①②中人拉绳子的功率分别为___W与___W。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