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东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9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9/3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芳馨(xīn)   瞰 (kàn)望   馈 (kuì)赠 蹑(liè)手蹑脚
B.慰藉(jiè) 阴霾(mái) 窒 (zhì)息   吹毛求疵(cī)
C.腌(ā)臜    瞻(zhān)望 荫(yìng)疪 断壁残垣(yuán)
D.胚(pī)芽   坍(tān)塌 骸(hái)骨   百鸟啾啾(jiū)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盘缠 蝼蚁 天伦之乐 一泄千里B.糍粑 沉缅 中流砥柱 睡眼惺忪
C.打鼾 豁免 一气呵成 万恶不赦D.营生 饶恕 鸡犬不零 浩瀚无垠
3.
下列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农”字第四笔写竖提,“丹”字共四画,最后一笔写横。
B.“爽”字先写横,再写中间的“人”,最后从左到右写四个“×”。
C.“堇”“重”二字结构相似,最后两笔都写横,横。
D.“车”字做独体字和做偏旁时,最后一笔都写横。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那遥远的青藏高原上,有 的雪山,有 的原始森林,有   的草原,有 的青海湖,青海湖犹如青藏高原的一颗明珠。远远望去,天似玉,
白云大朵大朵地飘着,远处的山连绵不绝,幽幽的湖水有着淡淡的海味。
A.神秘莫测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一望无垠
B.高耸入云  神秘莫测  一望无垠  水天一色
C.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神秘莫测  一望无垠
D.一望无垠  神秘莫测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C.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B.任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
C.他为什么总是说:“我要保护你”之类的话?
D.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 ——用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7.
给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不过,更神秘的地方还是井台:井台四周覆盖着一层咖啡色的厚厚外壳,仿佛融化的冰淇淋浇筑而成。
② 在林中的一小片空地上,耸立着一座硕大的井台。
③ 井台下青苔密布,野草丛生,再加上怪石嶙峋,乱土纷纷,看上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和神秘感。
④ 古井所在处,草木葱茏,浓荫匝地。
⑤ 这层外壳看似柔软,实则坚硬无比,它一直延伸到井台中部,似乎给古井穿上了一件颜色怪异的马甲。
A.④③②①⑤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小题1】“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 “客心”因何而“伤”?
【小题2】试分析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来”字的妙处。
【小题3】诗家认为全诗颔联和颈联最令人动情,请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赏析其独到之处。

3.名著阅读(共1题)

9.
(题文)名著导读
《简·爱》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用诗意与哲理的笔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简·爱的成长经历及情感历程。文笔质朴而生动,情节扣人心弦。
简·爱的性格形成缘于她的两个基本动机。一是 ,二是
② 请你简要介绍一下罗切斯特与简·爱在教堂举行婚礼时的“风波”情节。

4.作文(共1题)

10.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700字以上。
(1)命题作文
“在校不做书呆子,居家不当小皇上,充满友爱,充满幻想,充满时尚,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阳光下健康成长……”你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阳光男孩、女孩,你们执着、勤奋、乐观、善良;你们青春、靓丽、率真、阳光……请以“阳光男孩(女孩)”为题,写一篇文章。
(2)情境作文
围绕下面提供的情景要素,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暖阳    遇见    美好

5.(共1题)

11.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教材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   ②成列:指摆好阵势。 ③既: 尽,全部。④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⑤陈:通“阵”,指摆好阵势。⑥门官:国君的卫士。⑦重(chong):重复,再次。⑧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⑨馀:后代。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神弗也  福: (2)公将之 驰:
(3)公伤    股: (4)不不成列   鼓:
【小题2】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1)下 视 其 辙
(2)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小题4】(甲)文用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乙)文中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请用(乙)文的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小题5】学习(甲)(乙)两文,对于个人成长有何借鉴意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