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第三章运动和力综合训练(带答案)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2790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2

1.选择题(共20题)

1.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到的图像。用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p
A.1∶1B.2∶1
C.4∶1D.8∶1
2.
几年前,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D.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3.
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D.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
4.
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碳酸镁粉末,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B.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 
D.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
5.
如图所示,用F=6N 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 A 时,物块 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物块 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4N,水平向右B.4N,水平向左
C.6N,水平向左D.6N,水平向右
6.
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7.
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F′、p′、p′,则()
A.F′>F′,p′>pB.F′<F′,p′>p
C.F′=F′,p′=pD.F′=F′,p′>p
8.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人脚下的滑雪板B.螺丝钉上的垫圈
C.压路机上的碾子 D.图钉帽
9.
由图可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①撞向挡风玻璃会给人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10.
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
11.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到来之际,我国许多地方都要举行“竖蛋”的游戏。下列关于竖立的鸡蛋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受到的重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鸡蛋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鸡蛋受到的重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
小明同学用实验研究当物体不受力时,将怎样运动。她已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得出研究结果,她必须再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A.将小车从高于 H  的地方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B.改变小车的质量,从 H 高处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C.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物体取代毛巾再进行几次实验
D.改变斜面倾斜的角度,再进行几次实验
13.
利用废弃饮料瓶可以研究液体压强的一些特点。小刚在饮料瓶周边不同高度,打了几个对称且相同的小孔,当瓶里装满着色的水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表明在液体内部
A.只在水平方向有压强 B.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C.同一深度朝不同方向压强大小相等D.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4.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可推测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是()
A.ρ甲>ρ丙>ρ乙
B.ρ乙>ρ丙>ρ甲
C.ρ甲>ρ乙>ρ丙
D.ρ丙>ρ乙>ρ甲
15.
下列几种现象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
C.物体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光滑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6.
如图所示,A,B两个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B对桌面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该压力是由于()
A.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B.B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桌面和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也有关
B.液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则液体的压强也一定越大
C.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但液体内部不存在压强
D.同种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18.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19.
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B.C.D.
20.
手握住一个酱油瓶,瓶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瓶子原来是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2.填空题(共8题)

21.
如图是运动员参加皮划艇比赛时的情景,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问题:皮划艇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了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回答:________ .
(2)请从浮力方面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________ ?回答:________ .
22.
如图所示,大玻璃窗户的清洁可由“自动擦窗机器人”来完成.

(1)擦窗机器人的吸盘能“吸”住光滑玻璃,是利用了________ .
(2)擦窗机器人是利用________ (大气压/摩擦力)在竖直玻璃板上行走的;
(3)擦窗机器人静止在竖直玻璃板上,若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继续向外抽出,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
如图所示为“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它具有四个旋翼,可通过无线电进行操控。起飞时,增大四个旋翼的转速,使吹向下方的风量增加,无人机就会上升,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__。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升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无人机的重力(不考虑空气阻力)。 
24.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 0.4kg 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 0.5N 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 0.6N 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 0.7N 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25.
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上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力的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________法。
26.
如图所示是一颗子弹以 120 米/秒的速度将纸牌击穿瞬间的情形,这一情形反映了力的作用效果。子弹对纸牌的力使纸牌发生了________,纸牌的上半部分由于________仍保持原来位置不动。若纸牌宽 6cm,则假设子弹速度不变,切断纸牌需________秒。 
27.
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______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_____s。由此研究可知, 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____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28.
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 0.3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 1×10-3m2,如图所示。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Pa。若沿 ab 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橡皮的密度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