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下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2类②3类③4类④5类

(1)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2类②3类③4类④5类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 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图2所示.
请计算:
(1)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
(2)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_

请计算:
(1)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
(2)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_
3.
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途径A、B、C、E、F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属于_____反应;
(2)_____(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_____;
(4)A、B、E途径制取氧气时,收集完毕,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_____。

(1)途径A、B、C、E、F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属于_____反应;
(2)_____(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_____;
(4)A、B、E途径制取氧气时,收集完毕,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_____。
4.
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3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______ 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_______

Ⅰ.取样品3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 反应后总质量m2 |
381.63g | 380.73g |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__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5.
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


A.甲:水;①:食盐;乙:水;②:蔗糖 |
B.甲:水;①:硝酸铵;乙:稀盐酸;②:铁 |
C.甲:水;①:氢氧化钠;乙:稀硫酸;②:锌 |
D.甲:水;①:生石灰;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 |
7.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爹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z |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
B.木炭在集气瓶与氧气中燃烧,加入澄清石灰水,看到浑浊现象 |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二磷 |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9.
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
B.常温下可用Fe和AgCl反应制取Ag |
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
D.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
10.
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FeCl3、NaCl、NaOH、MgCl2四种溶液 | 不另加试剂 |
B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 将气体通过碱石灰 |
C |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 加入过量镁粉、充分反应、过滤 |
D | 除去N2中的少量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A.A | B.B | C.C | D.D |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胃药碳酸氢钠片进行了探究,具体做法如下:Ⅰ.取一片胃药研碎,加水完全溶解得100g溶液;
Ⅱ.配制100g 浓度为0.365%的稀盐酸作为模拟胃酸;
Ⅲ.取上述一种溶液20g于锥形瓶中,再将另一种溶液逐滴加入锥形瓶内,反应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Ⅱ.配制100g 浓度为0.365%的稀盐酸作为模拟胃酸;
Ⅲ.取上述一种溶液20g于锥形瓶中,再将另一种溶液逐滴加入锥形瓶内,反应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图示的变化过程是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
B.反应中用pH试纸测量溶液pH,若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则测得溶液的pH一定偏小 |
C.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制作碳酸饮料 |
D.治疗胃酸过多还可以使用氢氧化钡、氢氧化铝等物质 |
12.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 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B.C 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
C.D 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
D.D 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
14.
用三块相同的铁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第一块铁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
实验2:取第二块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取第三块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的现象
对三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1:取第一块铁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
实验2:取第二块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取第三块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的现象
对三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1的铁片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
B.实验2的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其质量比原铁片小 |
C.实验3的铁片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D.实验1和3,说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异 |
15.
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 B.甲是氧化物 ![]() | C.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 | D.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
16.
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⑤ | D.②④ |
17.
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8 | 2 | 40 | 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4 | 8 | 23 |
A.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
D.反应后X的质量为8 |
18.
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
C.反应③是化合反应 |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 NaHCO3 |
19.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材料,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制取氮化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Si+2N2
Si3N4。根据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个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氮化硅是混合物 |
C.这个反应中的两种原料都属于单质 |
D.这个反应在常温下能进行 |
3.填空题- (共3题)
20.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致命毒气,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形成氢硫酸。

(1)氢硫酸与稀盐酸、稀硫酸等具有相似的纯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原因是这些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得H2S,装置如图所示。若对a处产生的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则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1)氢硫酸与稀盐酸、稀硫酸等具有相似的纯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原因是这些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得H2S,装置如图所示。若对a处产生的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则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1.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作答。
(1)图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的元素信息展示不完整,所缺内容为_________;由该元素所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第16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名称),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还可形成一种阴离子,该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
(3)第3周期里共有__________种金属;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1)图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的元素信息展示不完整,所缺内容为_________;由该元素所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第16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名称),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还可形成一种阴离子,该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
(3)第3周期里共有__________种金属;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C和Ne | B.Be和Mg | C.Al和Si | D.F和Cl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